汉学家眼中的意大利与中国:相隔万里,千年文明互鉴
文|惟寅
中国和意大利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分别是中西方文化的摇篮,两国间的交往也岁月绵长。提到意大利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人的脑海里必然会想起罗马帝国的中国丝绸、元朝时来华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然而,两国的交往史绝不止此。《意大利与中国》综合正史、志书、文集、游记等中西文的第一手史料,从比较、跨文明和全球史的视野,对意大利与中国两千年文明互鉴的历史,做了全景式的系统描述。
《意大利与中国》
[意]白佐良 马西尼 著
萧晓玲 白玉崑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不解之缘
《意大利与中国》一书,是1996年白佐良与弟子马西尼合写的一本向意大利读者介绍意大利与中国交往史的著作。
白佐良,意大利外交官,世界著名汉学家和汉语言文学翻译家。1923年1月26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2001年6月28日病逝于罗马,享年78岁。他自幼勤敏,酷喜读书,尤其痴迷历史、古典语言与文学。17岁那年,他走进了意大利“中远东学院”中文教师杨凤岐的课堂。大学毕业后,白佐良在意大利外交部公开招聘考试中被录取,1946年11月1日,他以翻译和随员的身份被派往意大利驻中国的大使馆工作。
来华期间,白佐良中文水平的提高得益于他的私人教师、就读南京金陵中学的黄美琳小姐。在她的指导下,白佐良阅读和背诵了很多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出生于杭州的黄美琳是位典型的江南美女,知书达理,自然受到白佐良的倾慕,黄美琳也被这位有些腼腆、勤奋好学的意大利青年深深吸引。后来黄美琳接受了白佐良的求婚,有情人终成眷属,相互陪伴了一生。
1952年5月18日,白佐良顺利通过了外交官公开考试,成为意大利外交部有史以来第一位会说中文的官员。次年9月,他被派往中国香港,先后出任意大利驻香港领事馆副领事和总领事。1969年4月和11月,他两次被派往巴黎参加意大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的谈判。
1980年,57岁的白佐良参加了罗马大学的教师招聘公开考试,并于次年成为罗马大学文学系中国语言与文学专业的教授。从外交官改行做大学中文专业教授,对于白佐良,应该说是水到渠成。
1959年,他在香港工作期间出版了《中国文学史》,这是第一部用意大利文编撰的关于中国文学的著作。《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从起源到当代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书中收录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首次被翻译成西方语言。白佐良将欧洲传统的文学史编写方法运用于编译这部著作,该著作被公认是一部优秀的中国文学史籍编译作品,受到西方世界汉学家的好评。该书至今仍是很多意大利高校指定的中国文学教材。
之后的40多年中,白佐良写了一系列有关意中关系史方面的文章,发表在西方的学术杂志上,直到他人生的晚年,才有机会把他多年的研究成果综合汇编成《意大利与中国》一书,遗憾的是他未能看到中译本面世就在2001年逝世了。这个中译本也就成了他奉献给中国读者的遗赠,证明了他终生为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所做出的努力。
距离产生美
古罗马人有一句谚语:“人离得愈远,愈受敬重。”《意大利与中国》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历史告诉我们,地理上的接近很难使民族之间产生友情。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互相认识了解,也可能互相敌视;因为离得近,互相冒犯的机会就更多。如果在空间上或者时间上相距遥远,反而会容易形成美丽的神话和传说,人们往往将自己对黄金时代的思念和对乌托邦幸福的渴望,寄托在遥远的民族身上。
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就是这种关系的典型。两个帝国无论在疆域的扩展方面还是在时间的延续上,都是上古世界中的强国。它们在时间上几乎是同起同落。汉朝兴起于公元前206年,它曾试图越出中国传统上的边界,将帝国的疆域扩展到中亚。罗马则在公元前201年结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征服地中海沿岸各个国家,使帝国未来的中心不再局限于亚平宁半岛。两个帝国也几乎同时开始衰落:汉朝于公元220年灭亡,先后由三国鼎立和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取代,直到589年隋朝再次统一全国。罗马帝国于公元286年在走出危机之后,分为东西两部分,从此再也没有统一过。
两个帝国在其全盛时期,都竭力推行扩张政策,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但因相距十分遥远,始终未能相遇。通过传说,通过占据中间广大地区的诸多民族所透露出来的消息,它们都知道对方的存在。
双方都曾为进行直接和官方的接触做过努力,却收效甚微。公元97年,甘英受班超之命出使罗马帝国。甘英到达波斯湾,正准备登船,也许是要环阿拉伯半岛航行前往红海,直抵今日的苏伊士河,却被人劝阻而返。劝阻他的人是那里的安息人,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
《意大利与中国》直言,甘英没有探险家的毅力,听到这些话便放弃前行,折回祖国,结果令人非常惋惜地失去了本可先于马可·波罗的那次壮举好几百年的唯一机会。可是正因为两个帝国从未有过直接的接触,彼此了解甚少,只能想象和猜测对方,这段时间是罗马人和中国人彼此羡慕的时代。
古时,中国人常用“大秦”这一名词。这个名称是首次统一中国朝代的名称,用以称呼罗马帝国含有敬意,白佐良认为,这种敬意,中国人从未对其他民族和国家自发地流露过。
中国人称大秦“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其人质直,市无二价”。在通往大秦的路上没有匪徒,行人每走十里就有一亭,每三十里就有一客栈。不过,他们要结队而行并带上武器,以防备老虎和狮子。外国来的使者从抵达边境时起,一直到都城,都有人陪着,还会得到一定数量的金币作为生活费用。这些消息可以在《后汉书》中读到,而且在汉朝之后的各朝代史书上也作了引述。
罗马人对中国人也怀有好感,中国因特产丝绸而与众不同,被称为“丝绸之国”。在罗马人的想象中,中国人非常高大。他们认为中国人性情温和,爱平静、守秩序,为人公道诚实,具有优良的道德规范。另外,在希腊人和罗马人的著作里,经常谈论的一个主题就是中国人长寿,白佐良认为,这是道教文化传入西方的结果。“这归功于道家在卫生、饮食、健身、呼吸和炼丹术方面遵行特定的习惯,可以延年益寿。”
宋元时期开始,两国的直接交往变为现实。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开头的几句话证实,在薄伽丘写作的时代,有不少人经过长途跋涉,从欧洲来到中国。商人之中,除马可·波罗外,未有一人将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记录并流传下来。此外还有许多意大利宗教人士来到了中国,他们全是过着俭朴生活的方济各会士,所留下的文字记录是用简单的拉丁文写给他们上级的信件和报告。
此后,两国的官方和民间交流日益频繁,对彼此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客观。
文学与革命
国与国的交往总是有起有伏,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欧洲诸国强势崛起,意大利在当时中国的对外交流版图中显得不那么耀眼了。直到19世纪末,梁启超对意大利统一运动历史的研究,再次唤醒了彼此相互了解的兴趣。
早在1897年冬,梁启超与康广仁创办了上海大同译书局,希望在中国传播已在邻国日本取得成果的西方知识。书局最初出版的作品之一,是一本题为《义大利与国侠士传》的小册子。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激起了梁启超的爱国精神,为他指明了一条拯救国家的可行之路。
1898年12月,梁启超因戊戌变法失败而在日本避难。他刚一抵达,就创办了《清议报》,在上面发表文章,纪念马志尼的青年意大利运动,鼓吹青年为国家复兴所能起到的作用。在对当时同是受西方强权压迫的中意两大文明,做了初次对比后,他又赞扬了对意大利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加富尔、加里波第和马志尼。1902年初,仍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又创办了《新民丛报》,从这一年的6月到12月,连载了长篇丛书《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两国的纯文学交往也在20世纪变得活跃起来。除但丁外,还有两位意大利作家也广为中国读者所知,他们就是《木偶奇遇记》的作者科洛迪和《爱的教育》的作者德·亚米契斯。
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自1927年首次被翻译成中文后,以连载形式出现在《小说月报》上,因其道德和教育内涵而成就斐然,甚至在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受到欣赏。这本书于1928年首次出版成册,到1949年已有15次再版,1980年又按照意大利文原版推出了一个版本。《木偶奇遇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文学现象,乃至大多数读者已经忽略它是一部意大利文学作品。
另一部在中国极出名的作品是《爱的教育》。这个故事早在1903年就有了第一个中文版本,定名为《心》。1926年,一个新版本问世了,定名为《爱的教育》,且一直保留下来。因其传递爱战胜恶的教育价值观,《爱的教育》被列入100部对现代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翻译作品,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著作并列,几乎成了中国学生的必读物。
在意大利与中国文学交往史上还有另一件难忘的往事,那就是巴金对两位意大利人表现出来的兴趣。巴金的真实名字是李尧棠,20世纪20年代他在巴黎留学时选择了巴金这个笔名,据说是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两人的中文译名中各取一个字,作为自己信仰无政府主义学说的明证。继日本之后,法国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挑选的另一个居住国。巴金那时被两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萨可和方齐迪的事件所触动,他们于1917年8月因自己的政治信念在美国被判死刑。这个典型的政治审判案件令巴金感触颇深,在与他们短时间的通信之后,他写了两篇描述他们事件的短篇小说,并在他们被处死后写了以两人为题材的第一篇中篇小说《灭亡》,也因此在自己的祖国赢得了非凡的声誉。他于1928年返回中国。
由此可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总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这种交流与互鉴正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意大利总理称意大利与中国的关系远不止“一带一路”合作,外交部回应
2023年9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日本东京电视台记者:意大利打算退出“一带一路”。李强总理会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时候有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毛宁:9月9日,李强总理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会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双方就中意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加强对话合作,共促繁荣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吸引了150多个国家和广泛的各领域合作伙伴加入,为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符合所有共建国利益。
路透社记者:意大利总理表示,意有意退出“一带一路”倡议,并称意大利与中国的关系远不止“一带一路”合作。中方是否认同意方对双边关系的看法?
毛宁: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文明古国,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路透社记者:追问意大利总理表态的问题,中方是否认同意方称双边关系远不止“一带一路”倡议方向,是否认为意退出将有损“一带一路”倡议声誉?
毛宁:我已经回答了有关问题。我们始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国际公共产品,有150多个国家加入,为各国人民带来了福祉和实实在在的利益,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符合所有共建国利益。
为什么说意大利是欧洲的中国?网友:太像了!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大家好,老陈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你知道吗?虽然意大利和中国分别位于欧亚两个不同的角落,但他们之间却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的相似之处。从浓厚的家族观念到对美食的无比热爱,再到对艺术与历史的珍视,这些都是中意两国文化交汇点。
首先,家庭在意大利和中国文化中都占有核心地位。在这两个国家里,强烈的家庭纽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周末聚餐、节日团圆以及对长辈的尊敬与孝顺,成为了两个国家共同的温情画面。
其次,谈论意大利和中国如何能不提到美食呢?无论是意大利人对披萨和意面的骄傲还是中国人对传统中式菜肴如宫保鸡丁、北京烤鸭的喜爱,美食无疑连接着每一个人的味蕾和心灵。而且,在两国里,烹饪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它也是一种传递爱与关怀、维系社交关系的方式。
再谈艺术与历史,意大利和中国都拥有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从罗马帝国留下来的浩如烟海的建筑奇迹到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紫禁城;从达芬奇笔下栩栩如生的《蒙娜丽莎》到张择端绘制出繁华盛世的《清明上河图》,每一件作品都展示了两国深厚文化底蕴。
而今天,我们更看到了中意之间友好合作关系日益加强。经贸合作、科技交流乃至教育领域都见证了积极进展。例如,在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意合作得到了新推动力量,为两国带来了未来发展新机遇。
我乐观地期待未来这种合作能够持续深化。随着两国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开拓新领域,我们可以预见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未来正向我们走来。
如果你有兴趣探索更多有趣话题或者对上述内容有自己独特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我非常感激每一位读者给予我的支持与关注,并期待我们之间能有更多精彩互动。让我们携手,在分享知识与信息的道路上前行!
从古至今,意大利和中国这两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家庭、美食、艺术与历史,这些共同点让人们感受到了中意两国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意大利和中国,家庭一直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意大利式的欢声笑语还是中国传统的孝道家风,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避风港,一个心灵的依靠。周末聚会、节日团圆,不仅是亲人之间互相关怀的时刻,更是传承中华与罗马文化精髓的载体。在这种共同价值观下,人们学会了尊重长辈、珍惜亲情,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着温暖与关怀。
美食也是连接中意两国文化的重要纽带。意大利人对于披萨和意面有着无比自豪的情感,将烹饪视为一门艺术;而中国人则对口味纷繁、极富创意的中式菜肴情有独钟。无论是慢慢品尝一份香喷喷的焦糖布丁还是体验一场精致宴席,在这些美食背后都蕴含着对生活、对家庭、对友情的珍视。烹饪不再只是填饱肚子,而是一种表达爱与关怀、维系友谊关系的方式。
艺术与历史更是意大利和中国文化的象征。从罗马斗兽场到长城万里长城;从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到李白诗歌集,《东方不败》剧本提及了每一个灿烂辉煌背后匠心独运之处。这些作品承载着两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展示出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今,在全球化浪潮下,中意两国之间友好合作关系愈发密切。经贸合作、科技交流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意合作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与共享发展的新引擎。
未来,我相信中意两国之间合作与交流将继续深化。在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探索更多新领域,发掘更多合作机会。无论是在教育领域寻找新合作模式还是在文化领域推动文明互鉴交流,我们都能够携手迎接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未来。
如果你也对中意文化有所兴趣或者有自己独特见解,请留言分享!我期待与每位读者进行更多精彩互动,在知识与信息分享之路上共同前行!
意大利和中国,两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交融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家庭观念、美食文化还是艺术历史,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共通之处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
在意大利和中国,家庭一直被视为社会的基石。无论是意大利的大家族还是中国的孝道传统,家庭关系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周末聚会、节日团圆成为了珍贵的时刻,亲情与互相关怀在这里得到了最真挚的表达。人们学会尊敬长辈、珍惜亲情,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着温暖与关怀。这种尊重和传统价值观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传承了中意两国优秀文化的精髓。
美食也是连接中意两国文化的纽带之一。意大利人对于披萨、意面等美食有着无比骄傲和热爱,而中国人则钟爱口味各异、别具创意的中式菜肴。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美食反映了各自国家丰富多元的文化底蕴。在烹饪过程中,人们不仅探寻着美食本身所带来的愉悦,更是用心传递着对生活、对家庭、对友谊的珍视和表达。
艺术与历史更是意大利和中国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象征。从罗马斗兽场到万里长城;从达芬奇作品到张择端绘画,《东方不败》都体现出了两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积淀。每一件作品都闪耀着智慧与创造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着中意两国文明曙光。
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意两国之间合作交流持续加深。经贸合作、科技交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双方带来了新机遇。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意合作正焕发新动力,推动着全球经济增长和共享发展。
未来,我坚信中意两国之间合作与交流将持续深化。我们可以共同开拓新领域、发掘新机遇,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更广泛合作,并为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未来而努力。
如果你也对中意文化感兴趣或者有自己独特见解,请留言分享!让我们共同探索交汇点上不断涌现出的新思维和新可能性,在知识与信息分享之路上携手前行!愿我们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未来,用智慧与勇气书写属于我们自己民族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