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最后3秒的悬案,至今仍充满争议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体育电影《绝杀慕尼黑》成为俄罗斯电影票房黑马,引进中国也收获了极佳的口碑。46年过去了,前苏联男篮在1972年奥运会男篮决赛上最后3秒“绝杀”当时的篮坛霸主美国队,至今都充满争议。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篮球队队员合照。
赛事还原
1972年9月10日,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馆,当时不可一世的美国男篮在决赛中与前苏联队遭遇。为了大洋彼岸的观看需求,这场男篮决赛被安排在当地时间晚间11点45分开球。
但以为夺金如探囊取物的美国人却被当头泼了盆冷水——前苏联队半场时以26比21领先,下半场甚至一度拥有两位数优势。
好莱坞大片般的英雄绝地反击在第4节还剩6分钟时开始上演,分差逐渐被缩小。终场前10秒,美国男篮仍以48比49落后,球权在对方手中。此时,凯文·乔伊斯阻止了前苏联队的传球,道格·科林斯拿球后反击,遭到亚历山大·贝洛夫犯规。最后3秒,前者两罚命中反超比分,美国人已经开始提前欢庆。
历史性一刻就在此时发生。前苏联队最后仓促一攻未果。但就在终场哨响美国人以为金牌到手时,裁判却提出回表到终场前3秒,重新比赛。场地很快被清理干净,美国人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前苏联队员伊万·艾德斯库后场底线长传球找到此前赔上关键犯规的亚历山大,后者在篮下用假动作晃开两名美国队员出手,球打板入筐。
亚历山大完成绝杀。
绝杀生效。美国人当即提出申诉,但最终以2票支持对3票反对被驳回。这场比赛被当作最伟大的时刻载入后来的俄罗斯篮球史。
第二个3秒究竟是否该有,至今都是悬案,但前苏联人在有效时间内命中绝杀却是不争的事实。
争议人物
原本比赛的最后3秒,前苏联队在科林斯执行第2罚之前试图请求暂停,但裁判未予理会,在美国篮球规则中也不允许这样做。美国队开始庆祝的同时,前苏联队官员则冲向裁判,质疑这3秒的判罚。
此时,时任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伸出3个手指,支持了前苏联队的诉求。美国人至今对其举动耿耿于怀,认为他根本没有权力左右比赛结果,而裁判慑于其地位和影响力,最终做出了回表3秒的决定。
多年后,琼斯告诉美国篮协官员,他当时只想追求程序正义,根本没想过前苏联队能真正打成一次绝杀进攻。
即使这3根手指算是琼斯履历上的“黑点”,但与这位英国人对篮球事业的贡献相比,实在是瑕不掩瑜。琼斯是国际篮联创始人之一,1932年至1976年一直担任秘书长一职,也是推动篮球入奥的关键人物之一(1936年柏林奥运会篮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此外,他还为中国篮协1974年恢复在国际篮联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都做出了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创立的奈史密斯名人堂在1964年向威廉·琼斯颁发了贡献奖。2007年,琼斯入选国际篮联名人堂。
催生梦之队
这是美国男篮第一次在奥运会上吃到败仗。16年后的汉城奥运会,前苏联人又一次尝到击败世界霸主的滋味:男篮半决赛,他们以毫无争议的82比76将全美大学精英组成的球队挡在决赛之外。
1992年美国男篮“梦之队”队员合照。图/视觉中国
两次被前苏联踩着肩膀拿到奥运会金牌,让美国人意识到,大学生球员在国际赛场上已没有统治力,只有派出最顶尖的球员才能维持霸主地位。接下来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和巴克利等NBA巨星联手为全世界球迷奉献了一场盛宴,为“梦之队”的传承揭开了序幕。
新京报记者 刘晨
编辑 张云锋 校对 吴兴发
「个人意见」《绝杀慕尼黑》:直击奥运男篮史上第一悬案
本文涉及少量剧透,不过大家应该都知道结局,请酌情阅读。
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谁有信心战胜美国篮球队?
答案让人出乎意料,居然是1972年的苏联男篮。为了战胜这支传统强队,苏联队用了3个3秒。这3秒的判罚极富争议,它打断了美国队的63连胜,罪魁祸首是屡屡出错的计时牌。而这一场比赛又极其敏感和特殊,因为对于处在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来说,赛场即为战场,可以退赛,但绝不能输。
当这样真实刺激的情节被搬到大银幕上时,《绝杀慕尼黑》在2018年1月的前两个星期便在俄罗斯收获了超过2900万美元的票房,成为当地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灌篮高手》中的湘北与山王决赛也复现了这场比赛。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联队的努力,如今我们也不会看到以NBA球星组建的美国梦之队了。
回顾历史背景,美国篮球队在1936到1972年间几乎是不可战胜的,他们有先进的医疗技术、身体素质优越的球员,以及全民篮球的运动氛围。苏联队作为欧洲霸主,其篮球实力本身是不弱的,但面对美国时只能做“万年老二”。影片中的苏联职业球员和美国街头手对战时,不仅输掉了刚买的皮鞋,连罐头也输了个精光。实力差距让片中的苏联队产生了“恐美症”,这一形容或许有些夸张,但也足以一窥美国队当年的篮球实力。
而反观那一年的苏联球员呢?王牌球员谢尔盖常年受到膝盖伤痛的影响,在关键时刻就容易掉链子,但当时的苏联还不具备美国“一针见效”的先进医疗水平。球员扎尔高度近视,激烈的篮球碰撞极易撞飞他的隐形眼镜,而这副隐形眼镜还算是苏联的违禁品。还有心脏病患者萨沙,上场前还躺在医院被嘱咐准备后事。另外还有“奸细”、“叛徒”立陶宛球员保劳斯卡斯,被抓到倒外汇的他,如果比赛失败回国就将面临监禁。
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队伍,居然一路披荆斩棘闯进了决赛。影片虽然有改编的成分,但大体人员设置与1972年相同。在电影中,我们也能看到这一历史时期特有场景和事件的还原,例如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村,恐怖分子绑架以色列运动员事件等。
在结构设置上,影片用了全片近一半的篇幅来描绘最后的绝杀战场,在细节和完成度上还原度较高,但也不免显得铺垫不足,人物形象单薄。这一不足在近一小时的比赛刻画上得到了弥补,尽管观众已经早早地知道了结局,竞技体育的瞬息万变还是让观众不免为球员的命运感到担忧。这一设置也让人想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结尾。换句话说,用一张电影票的钱,观众就买到了一张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现场的入场券。
由于片中有大量高速慢镜头,因此展现篮球球员的力与美是电影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扣篮、跑位、灌篮和三分球等技术在影片中大量呈现。慢镜头让电影中的动作显得更加激烈,同时让运动员的肌肉、身体碰撞显得更有质感。
从角色的刻画来看,《决胜慕尼黑》并不是一部典型的运动题材电影。他的戏剧张力不止在于运动的力与美、比赛的惊险和刺激,还来自于冷战时期苏联内外部的高压,电影中也有对这段历史背景的刻画、反思和批判。包括美苏之间的冷战、过分严苛的机场检查制度、控制外汇和外国商品的流通数量、篮球队内部的监控和审查等,几乎可以将它看作是一部俄罗斯的主旋律电影。影片的历史背景为其增加了故事的层次和丰富性,而中国观众在理解这些历史梗时也不会感到有距离。
影片的另一看点则在于欣赏令人捧腹的俄式幽默和吐槽。例如讲解员永远念不对俄罗斯超长人名,球员用“我打球时立陶宛整个街道都空无一人”来比喻自己的魅力。当然,影片中也难免会出现对美国的暗讽。就如同俄罗斯政府指责《切尔诺贝利》歪曲事实,美国人或许也会认为这部电影用了一些“偷鸡摸狗”的伎俩吧。
喜欢《绝杀慕尼黑》的观众,或许还可以跟2004年的电影《冰上奇迹》一起对照观看。《冰上奇迹》根据1980年盐湖城冬奥会上的真实故事改编,背景同样设置在陷入冷战的美国和苏联之间。站在美国的立场上,面对实力强劲的苏联冰球队,队员们又会如何创造冰上奇迹呢?
推荐指数 :非常推荐,不会看篮球的人也会热血沸腾。另外期待《李娜》和《中国女排》的观众不如也先看看这部《绝杀慕尼黑》。
奇迹还是黑幕?被体育总局推荐的神片讲的什么故事……
篮球题材的电影似乎很难成为电影院的宠儿,但《绝杀慕尼黑》是个例外。这部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金牌得主苏联队为原型的电影,如今在我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不仅因为它讲述的是国际篮坛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比赛——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更因为我国国家体育总局的一纸红头文件。
创造奇迹,成就梦想 体育总局组织观影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苏联男篮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男篮,终结了对手36年比赛全胜以及奥运会赛场上63连胜的纪录,名噪一时,而电影《绝杀慕尼黑》的剧本正是由此事件改编而成。 影片中呈现的苏联球员对篮球的热爱以及球队在绝境面前不低头的态势,让不少观影人都为之震撼和动容,甚至惊动了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红头文件《关于组织收看俄罗斯体育励志影片并开展学习研讨活动的通知》,“电影体现出来的团队合作、奋力拼搏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对我们当前积极备战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和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三大任务’,决战决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
据了解,这部影片在国内尚未上映之前,就受到了体育圈内的一致追捧和好评,其中就包括了先睹为快的中国男篮红队主教练李楠。而在前不久进行的中国篮协教练员暑期高峰论坛上,国内最好的教练员们在观影之后,也都为影片送上了掌声,口碑极佳。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文件中指出,希望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深入思考如何通过科学训练、精心组织、顽强拼搏,战胜“不可能战胜的对手”,创造奇迹、成就梦想。
最后3秒三次改判 国际篮坛第一悬案
在位于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内,静静地摆放着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项目的12枚银牌,他们的主人——美国男篮在过去的37年里从未承认过那场比赛的结果,即使有些队员已经离世,他们都在自己的遗嘱中警告自己的家人不能代替自己去领取这块“不应属于自己”的奖牌,“美国队很不服气,但那并不对。当时正值冷战时期,美国人出自他们本性的骄傲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而难以接受失败。他们什么都不想输,尤其是篮球。”前苏联男篮队员叶杰什科在ESPN制作的纪录片《百年体育》中说道,正是他终场前一次跨越全场的传球,帮助队友亚历山大·别洛夫完成了对美国男篮的绝杀,但倘若没有之前的三次令人感到震惊的改判,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篮球队队员合照
将时钟拨回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一边是由老帅伊巴带领的美国男篮,在这支学生军中有全美最佳高中生麦克米伦坐镇,而另一边则是蛰伏许久的苏联男篮,在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率领下,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站在了决赛的舞台上。
在康德拉辛麾下,苏联男篮一改往日的防守反击风格,更强调攻击性,这让美国男篮在开场就疲于招架。在“俄罗斯杰里·韦斯特”谢尔盖·别洛夫的带领下,苏联男篮在半场取得了5分的领先优势,但天赋更为出色的美国男篮在下半场迅速做出了调整,逐步蚕食对手的领先优势,并且凭借着道格·科林斯的抢断和罚篮,在终场结束前3秒,将比分反超为49比48,谁都未曾料想这最后的3秒竟然成为了国际篮坛历史上第一悬案。
当谢尔盖·别洛夫将球运到中场时,苏联队的助教谢尔盖·巴什金冒着被吹技术犯规的风险冲进场内要求来自巴西的裁判里盖托暂停比赛,他声称苏联队此前申请的一个暂停没有生效,需要执行这个暂停后再发球,此时场上的时间仅剩下一秒。此时,FIBA的创始人之一威廉·琼斯的判罚彻底改变了这一比赛的进程,他不仅给了前苏联男篮一个暂停的机会,更将比赛时间调回了3秒,让比赛悬念重生。
亚历山大完成绝杀
苏联男篮重新获得了一次发球机会,在麦克米伦长臂的遮盖下,叶杰什科把球传给了不远的保劳斯卡斯,后者送出了一个横跨全场的长传,但最终砸在了篮板上,正当美国男篮开始庆祝之时,苏联男篮又提出了重赛。他们认为比赛时间没有回到三秒,在一番争论之后,苏联男篮争取到了第三次发球的机会,并且用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方式打进了最后一球。尽管美国男篮在赛后提出了申诉,但在当晚FIBA内部投票中,苏联男篮以3比2获胜,而美国男篮也以拒绝出席颁奖仪式的方式进行了抗议。“美国人必须学会接受失败”,改变比赛走向的威廉·琼斯在当时说道,而美国篮协的创始人之一埃德·史蒂茨后来回忆道,琼斯曾经在私下表示了歉意,他承认自己不能以FIBA方面的身份去干涉国际奥委会组织的奥运会比赛,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苏联男篮夺冠的结局。
屡创造票房纪录 当事人家属却不满
创造俄罗斯电影新票房纪录的《绝杀慕尼黑》收获了一众好评,但却未能收拢当事人家属的芳心。作为电影中主教练加兰任原型康德拉辛的遗孀——叶夫根尼娅表示制片方在电影中的“添油加醋”让在世的家人感到有些被冒犯。
作为贯穿全片的主角,加兰任为了让身患腿疾的儿子乔治获得出国就医的机会而努力攒钱、疏通关系的情节,是篮球场之外最让人动容的感情线,但据叶夫根尼娅透露虽然给乔治做了许多医疗干预,但当时的结论是手术根本无法让儿子直立站起,所以影片中的部分桥段有艺术加工的成分。至于影片最后一幕,乔治努力从轮椅上站起够到最上层架子上的奖杯,应该也是电影的虚构。并不讨喜的改编,让叶夫根尼娅坚决反对影片中使用康德拉辛的本名,这才有了电影中加兰任的存在。
作为加兰任一家亲情之外最重要的情感线,身患重病、时日无多的亚历山大·别洛夫与女篮队员亚历珊德拉·奥琴尼科娃之间的生死绝恋触动了不少观影人内心柔软的那一面,但现实生活中英年早逝的别洛夫并非是在美国拉练期间查出异样,而是在苏联国内查出,时间也比1972年晚得多,这也让当事人之一奥夫琴尼科娃本人认为对于别洛夫的描绘有些偏差,并且一点都不喜欢影片中别洛夫病恹恹的样子,连她只听过别洛夫故事的女儿也质疑说:“妈妈,别洛夫不可能是那模样的吧?”
在电影中,完成最后绝杀的亚历山大·别洛夫与女友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
据奥夫琴尼科娃透露,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他和别洛夫尚未相识,所以绝杀后相拥而吻的感人镜头是艺术的虚构。除此之外,与史实出入最大的一点是,女子篮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项目是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而电影中让没有比赛安排的女篮前来观赛,显然也是制片方的艺术创作之一。
和叶夫根尼娅一样,奥夫琴尼科娃也极力反对《绝杀慕尼黑》中使用“别洛夫”这个名字,但最终未能如愿。片中最让其感到不满的一幕,是别洛夫在美国闲逛时,跟黑人街球选手斗牛的场景,这与她印象中极为自律的别洛夫大相径庭,“我觉得片中看不到任何关于篮球的精髓,却只有三种割裂开的东西——胳膊、腿、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