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决堤千人转移洞庭湖堤垸全部退出警戒水位_1998年9月下旬发生了什么?

小编 114 0

1998年9月下旬发生了什么?

1998年9月下旬,各地都在表彰在抗洪抢险中的突出人物。

1998年6月,连续几个月以来的强大降水量使得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位急速上涨,还没来得及疏导引流,长江中下游口岸突然决堤,洪灾爆发,全国二十多个省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全国流域性大洪水。1998 1998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此时此刻大家聚在一起,同心协力撑起了这片残垣断壁,付出最大的努力保卫这个家园。回首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一幕幕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

为何历史上黄河经常决堤改道却很少听说长江决堤泛滥?

长江流域相对黄河流域开发较晚,并且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程度远低于黄河中。在100前年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数量及面积远高于当今的水平。历史上洞庭湖有昔日800里之说,曾经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再者今日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比现今面积大很多,历史上的湖北江汉平原上的湖泊数量更是众多,因此湖北也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众多湖泊湿地对长江干流洪峰也起到了极大的削减作用。长江上游(宜昌以西)江段地形以高原、山地、丘陵为主,自然不易改道。长江中下游流量大,河道深,中下游江面宽阔自然主河道也不易变动了!

洞庭湖决堤千人转移洞庭湖堤垸全部退出警戒水位_1998年9月下旬发生了什么?

长江流域位置图

洞庭湖决堤千人转移洞庭湖堤垸全部退出警戒水位_1998年9月下旬发生了什么?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历史上大规模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河90%泥沙来自中游。这样当黄河流经下游平原地区时,泥沙就加速了落淤及堆积,河床不断抬升,为了约束洪水,河堤越来越高,也就出现了悬河景观,黄河流域下游人口众多,古代技术水平有限,黄河下游又有广阔平原,也为黄河边改道边堆积平原形成了重要条件!黄河在改道创灾难的同时,也塑造了广阔的冲积平原!

洞庭湖决堤千人转移洞庭湖堤垸全部退出警戒水位_1998年9月下旬发生了什么?


洞庭湖决堤千人转移洞庭湖堤垸全部退出警戒水位_1998年9月下旬发生了什么?


黄河历史上的改道纪录

华北平原基本都是黄河冲积平原,由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都是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土壤疏松,每年黄河向下游输送几十亿吨的泥沙,这些泥沙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了黄淮三角洲,也就是华北平原,由于黄河下游没有丘陵地带,几乎都是平原,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河床就会抬高,高出河堤,每隔二三十年,一遇大洪水,就会决堤改道。而长江流域中上游基本都是森林覆盖的山地,植被茂密,长江泥沙量少,而且下游河床两岸有丘陵地带,不容易决堤,长江三角洲地带也是一个大海湾,太湖是长江冲积扇形成的一个湖泊。

黄河与长江,同为母亲河。

黄河之中游,带来泥沙多。

黄土高原上,沟沟与壑壑,

一年之降雨,多在七八月,

冲下之泥沙,流入进黄河,

河南到山东,河缓泥沙落。

河床渐抬高,头上顶个锅。

一旦有汛情,溃堤灾难多。

自从解放后,大坝多加固,

建了三门峡,水大来调节。

尤其在中游,退耕还林草,

既使下大雨,泥沙也不多。

最近几十年,不见水灾祸。

再来说长江,水比黄河多,

水中泥沙少,没有成悬河,

一般年景下,不会出灾祸。

也有特殊时,流域雨同多,

一九九八年,江水出了锅,

洪湖那周围,泄洪淹得多。

多亏解放军,抗灾立大业。

长江与黄河,此是咱命脉,

水利与水害,不可松松懈。

尤其对长江,更得重视来。

湖潭河溪的区别?

湖:范围很大也很深的水域

河:宽度小且长度也不长的水域

潭:范围很小但是很深的水域

溪:很短很窄的,较浅的的水域

湖是不动的水,并且非常深.

河是流动的水,不是很深.

潭是不流动的水,但非常浅.

溪是流动的水,并且非常浅.

溪与河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溪相对比较窄水流也比较平缓,河相对就比较宽水流也就比较湍急,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虽说小溪与小河之说都可以难以划分,但关键在于是窄与宽,平缓与湍急可以作为分辨,这是最直观的分辨方法。

湖与潭的区别是湖比潭的占地面积大很多,湖水面广阔,潭一般是小而深的水域。

湖与潭的区别是:第一,湖比潭的占地面积大很多,湖水面广阔,潭一般是小而深的水域。湖、潭与河、溪的区别是前者四周有陆地环绕,不能流动,后者都是地表流动的水流,河的流量大于溪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