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这次疫情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乌鲁木齐这次疫情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新冠病毒境外输入的可能性很大,也与一些人忽视疫情的防范有关。
一. 新冠病毒境外输入的可能性很大。
武汉市疫情之后,我国哈尔滨市、吉林市、北京市等地相继出现了疫情反弹,就疫情溯源来说,都与境外病毒的输入有关,最近发生的乌鲁木齐市疫情、大连市疫情,也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对于境外病毒输入的防范,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教授等防疫专家,也都曾有过类似的提醒。
(下图:钟南山院士)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自治区的首府,新疆自治区与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8个国家接壤,有着56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其中一些国家的疫情还在严重之中,这些国家也必然有来往与乌鲁木齐市的各种人员。从这个角度来说,病毒境外输入的可能性就很大。
(新疆政区图)
二. 乌鲁木齐市疫情也与一些人忽视疫情的防范有关。
乌鲁木齐市疫情发生后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芮宝玲曾这样说:本轮疫情主要与一起聚集性活动关联。我们知道,人员聚集会加速疫情的传播,上月下旬,乌鲁木齐市病例一度“猛增”,也说明了当地一些人存在疫情防范懈怠的思想。
(下图: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芮宝玲接受采访)
三. 从自身做起,做好疫情防范。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我们国家长期的疫情防范策略,所有的单位、所有的个人,只要都能从自身做起,严格做好各种疫情防范措施,就能避免疫情的发生或者扩大。每一次疫情的发生,其实也是在提醒着我们!
结束语:当下,乌鲁木齐疫情还在“攻坚”阶段,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共克时艰。作为乌鲁木齐市人民的坚强后盾,全国人民也都在为乌鲁木齐市人民呐喊、加油!
乌鲁木齐这次疫情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关于疫情传染源的问题,有关部门也已经说明多次:暂时还没有定论,所以现在根本不知道疫情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是基本可以判断根本原因是来源于国外,和武汉疫情、北京疫情、哈尔滨疫情、大连疫情一样,中国是受害者。
一、新疆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病毒来源仍然扑朔迷离
新疆近一周单日新增确诊如下:
7月25日 新增确诊病例22例。
7月26日 新增确诊病例41例。
7月27日 新增确诊病例57例。
7月28日 新增确诊病例89例。
7月29日 新增确诊病例96例。
7月30日 新增确诊病例112例。
7月31日 新增确诊病例31例。
在前天过100之后,新疆昨日的新增确诊病例大大降低,这说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如今通过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我们只能发现本轮疫情与一起聚集性活动有所关联,所以现在还无法厘清乌鲁木齐这一轮疫情的最初传播链条。
二、网上主要有邻国传播和国内疫情的跨区域传播的猜测
现在互联网上主要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是新疆疫情仍然是国内本土疫情的延续,比如之前的北京疫情和近期大连疫情,在时间顺序和爆发间隔上,考虑到北京新发地疫情刚刚结束,新疆就出现了疫情,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很大。
第二种情况是境外输入病例,因为邻国哈萨克斯坦与新疆临近,另外这几个月来哈国疫情形势突然加重,死亡病例快速增加,大使馆也发布了相关提醒,所以如果近日有从该国通过新疆乌鲁木齐入境的乘客的话,是有可能造成境外输入的,但是目前这两种推测都没有切实的证据来支撑。
另外,也不能排除像冷链传播等其他的情形,所以新疆疫情的源头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疫情原因是个科学问题,应该交由科学家来研究
不管是境外输入,还是冷链等进口食品输入,还是国外其他地方疫情的关联,最根本上都是来源于国外。
具体来说,由于关于新疆疫情的来源一直都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所以在这件事上大家还是稍安勿躁,等候专业的疫情专家所带来的科学说法,这样既能够有针对性地防止此次事件再次发生,也能够让群众过上安心的生活,不必担心疫情再次通过这个传染源爆发。期待原因早日公布。
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不容松懈!
疫情复发真正原因就是对疫情漠视,好了伤疤忘了疼。
很多公共场所测体温的安保人员就是在走过场,拿着体温枪按一下看都不看眼温度就放行了!
7月15日,乌鲁木齐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是一名24岁的女生,在中泉广场三楼营业厅工作。
根据此前乌鲁木齐市疾控中心的通报,新疆本轮疫情最开始是由一起聚集活动导致的。
一些确诊患者和或者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在聚集活动中中的招,但最早的感染者从哪里感染的,目前官方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由于全国疫情逐渐好转,大家都放松了警惕,出门已经不再戴口罩。
虽然公共场所如菜市场大型商场和超市都要求量体温戴口罩,但很多都流于形式,有走过场。
我身边有的大型商场,每个大门都有安保人员把关,要求客人戴口罩测体温。可还是很多人不带口罩,只是跟保安说我就进去五分钟,就放行了。
有些菜市场的安保人员,一只手看着手机,一只手拿着体温枪按一下就放行,头都不抬。
大家的防范意识几乎完全没有了,把口罩装在口袋了,到了需要戴的地方拿出来意思一下,过了关卡又摘下来!
口罩成了公共场所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