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是怎样被发现的?
1974年,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然后上报政府,政府派来考古工作者考察,证实该遗址是秦始皇墓。就这样,秦始皇墓被发现了。
1974年7月,秦始皇陵园的第一支考古队进驻工地。1980年,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以西约20米处的一个附属墓穴中挖掘出两件大型青铜战车和马匹。 这些彩绘青铜战车和战车是20世纪考古史上最复杂,最大的古代青铜器。
1996年至1997年间,在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又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从那是开始,就不断对其进行挖掘,发现了许多奇珍异宝。
秦始皇陵墓历经千年,为什么1974年才被发现呢?
秦始皇的黄陵是世界上最为宏大的陵墓,历经三十多年的不间断的修建,其规模之宏大,为历史之罕见。
陵墓是历代盗墓者所倾慕,在陵墓的四周也发现了不少的盗洞,现在的探测也发现了许多的灰烬,推测是盗墓者所为,但,值得庆幸的是,从来没有盗墓者进入黄陵的地宫,这是为什么呢?经过科学的探测表明,其地宫附近的水银的含量是其周围的400倍,水银在常温下也极易挥发,可能是盗墓者刚到其附近就被其蒸汽毒死。
再个原因是其地宫较深,其深度超过了三层地下水的深度。
第三,就是地宫的顶部及四周是用厚厚的石灰石覆盖,也是历经2000多年没有被盗和塌陷的原因。
当秦始皇陵被打开后,能解开或者发现什么真相?
有生之年,甚至在几百年内,秦皇陵都是不可能被打开的。
但是也不妨碍我们YY一下,如果秦皇陵被打开,会发现什么?
毕竟,作为始皇帝,又留下那么大一座墓冢
仅仅只是周边的陪葬坑里发现的俑都已经名扬天下
更不要说墓冢的核心区域所埋藏的文物了
可以肯定的说,有很多随葬品在秦朝当时都已经是无价之宝,参见海昏侯随葬的马蹄金、玉璧
历经岁月,到2000多年后的现在,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当然最吸引人的并不是这些珍宝,而是墓葬里有多少可以被破译的信息
这些信息又能揭开多少尘封已久的历史谜团
而决定能从墓葬中获取多少信息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设想一下
如果……仅仅是如果
始皇帝的尸骨还在,考虑到墓葬中大量水银的存在,这种可能性很大。
即使只剩下骨骸,现代技术也可以还原始皇帝的相貌
我们可以知道始皇帝长什么样子了
当你望着始皇帝的面容,2000多年前,就是这个人挥长鞭灭六国
甚至,还可以还原始皇帝的声音
可以听到他亲口发布“书同文、车同轨”的命令
那一刻,放佛穿越回2000多年前,在秦王宫的大殿上,亲自目睹这一伟大时刻
奏始皇陵,机关重重,水银毒雾散布其中,工程浩大,七十万人,三十年的工程量,深达三泉。两千年来,贼未敢动,其中二千年前的历史文物宝臧均在,由于遵重先人及文物价值无限,和技术原因一直未发掘。直至到2047年的一天,由于地震的原因导至皇陵一角震开。于是,国家开始了抢救性发掘。当秦始皇陵被打开后,首先震惊的是,秦始皇就象刚刚睡着了似的,人体完好如初葬。古人保鲜的技术也高明了,也太震摄心扉,真是大开眼界。其次,墙壁上有一巨幅画象,秦皇大帝千真万确,真真确确接见了外星人。外星人科技太科幻,太先进,他们就在4亿光年外的M星系的N行星上。他们的飞碟通过五维空间三秒钟就能到达咱们地球。其三,还有一幅巨画,是关于南水北调的计划。啊,奏始皇实在是太历害了,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唉呀,我们的古人实在是太历害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功高盖世千古一帝,万万想不到他的雄才大略,他的高站远望让今人观之都为之震惊。
导语
秦始皇统一六国,社会得到空前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王”称号,已经不能与他的功德地位相匹配。于是他从三皇五帝中抽出“皇”与“帝”的关键字,组成“秦始皇”,他不断巡视天下,祭祀山川,封泰山,登碣石,刻石琅琊,向苍天上下宣扬威德!
同时,他启用70多万人历时30年,原来所有国君埋葬地的名称由“坟”、“丘”或者“冢”发展为“陵”。始皇陵是中国最大的人造封土堆,东西宽345M,南北长350M,高76M。状若天然山丘。
(秦始皇陵局部封土局部)
一,关于秦始皇陵的史籍记载
封建王朝的厚葬之风源于儒家的思想支配达几千年,所以“尽礼”、“尽孝”观点最被人拥护,厚葬的道德依据就是这两条。周朝尚需合于“礼”,如果“越礼”便要受到非议。到了战国时期,那些佔地为王的诸侯犹如后世的封建军阀,哪个尊守你那些“鬼名堂”规矩呵!
韩非子叹曰:“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裳,材木尽于棺槨。”墨子顿足痛斥:“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必大棺中棺革闠之三(三重棺的形制,笔者注)。到了大秦一统江山后,更是抱着:“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汉书·贾山传》载始皇陵云:“死葬乎骊山,吏徙数十万人,下彻三泉,合釆金石冶铜锢其内,漆凃其外,被以珠玉,施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为葬埋之奢至于此。”
上面的叙述是陵上的建筑,一共有二层,分为祭祀和悼念的场所,都是珠宝黄金装饰。据巜长安志》,始皇葬于骊山,陵丘甚为雄伟,虽不迨一千二百四十尺,亦足有二十五丈,陵甚方形,东西约千六百尺,南北千八百尺。有周垣环绕(打了围墙的·笔者注),当时的豪华建筑已是残砖断瓦,随处可见。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陵墓上的木质建筑群被焚毁,而陵墓内被项羽的三十万人,用了三十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槨取铜。这段记录源于《水经注》,后来又被放火烧,“延九十日不能灭”,损失惨重!有先见之明的吕不韦在巜吕氏春秋》中暗示:“无不亡之国,无不掘之墓。”果然被这个非凡的政治商人不幸而言中,真是一语成谶!
二,质疑《水经注》
距秦始皇去世足足有七百年后的北魏郦道元所著巜水经注》称,项羽发兵三十万,用了三十天时间盗掘了始皇陵,甚至把棺槨上的铜件都取下盗走。
《水经注》的成书时间距此已经七百年,以讹传讹事情的发生不足为奇。理由如下:
1. 即使发兵三十万,但是,皇陵地宫通道不会轻易发现,始皇陵的挖掘容不下很多人操作。
2. 皇陵附近的陪葬坑均未盗掘,2000年时,继兵马佣发现后,又发掘了秦始皇陵文官佣百戏佣的陪葬坑,并出土了珍贵文物。见图:
令人惊叹的是,坑中不止泥陶佣,而且出土一件重达212Kg的大铜鼎。见图:
项羽为什么对陪葬坑无一盗掘呢?显然右籍仍然不能自圆其说。
再比如,陈寿所著的巜三国志》,应该是本䩗人说本朝事,况且陈寿还是蜀国官员,姜维幕僚,但是他对邓艾入蜀路线是这样说的:“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至江油。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就是这个“七百里”数据,给后人留下悬疑,我曾专文阐述了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车束马入蜀。”既是奇袭,有必要开山造桥吗?即使是现在,要在该处修一条山路,也不是一个小工程。所以《水经注》的记载是不存在的。
三,皇陵地宫的宝物
由于二千多年的严密封闭,秦始皇仍然被水银所淹没,而且宠大的空间充满水银产生的毒气,抑制了细菌的滋生,所有宝物依然如新。具体有什么宝贝呢?
1. 传国玉玺
它就在始皇帝的玉枕边。这是真品,传世的玉玺是复制品,这是秦始皇与李斯密不外传的大事,因为秦始皇坚信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也是帝王,陵园周围的陪葬坑可以支撑我的说法。
2. 干将、莫邪一一挚情之剑
这段悲情传说的一对宝剑在秦始皇的身边,与大印左右两侧陪侍。
3. 随侯珠
与和氏壁合称春秋二宝。有传说它是“龙珠”,也有人认为就是玻璃珠,从产地随州来看,当地产会发光的螢石,但是,它只能在紫外线照射下才能发光。
4. 大禹铸九鼎
这九个鼎在战国时期莫名奇妙的失踪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当然会追查到底,但是作为国家一级保密标准予以处理。我认为秦始皇窃为己有,并且在生前就秘密的运进地宫。
结束语
秦始皇葬入帝陵后,所有工匠均被杀害。地宫入口墓道成为永远的秘密,至于当时珍贵的青铜礼器,可以说里面堆积如山,更为珍贵的夏朝档案,完整的堆放在侧室中。
(以上叙述均为个人臆想,仅限参考)
秦始皇墓有被开过吗?
秦始皇陵自从被发现之后还没有被打开过。
多年来,在是否发掘秦始皇陵问题上争论不断,同意发掘的人列举出诸多好处,但具体主张却陷入了认识的误区。
首先,国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这是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既定政策。
其二,秦始皇帝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发现的陪葬坑就有180多个,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考古任务,每项考古科研成果都将增加对秦始皇陵的认知程度。
其三,秦始皇帝陵的保护与发掘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考古科学大工程,在对局部或外围尚且认识不足,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对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就考古而言,任何一种对地下文物的挖掘,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对文物某种程度的破坏或损害。所以,进行的大多是抢救性发掘,比如因施工、被盗等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使文物遭到破坏,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以保护文物。
因为文物在地下埋藏数百年、数千年,其内部已经形成了平衡状态。一旦挖掘,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就会造成对文物损害。不仅不能主动发掘帝王陵,即使别的地下遗存,只要条件允许,可以勘探、可以试掘,但除非必须,一般也不会主动发掘的。特别是对陵墓最关键的部位,比如墓室,迄今的考古收获,还不足以解释墓室的情景,它的基本形式、结构、布局,连基本的解释都无法形成体系。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挖掘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
扩展资料:
1、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2、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
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