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过什么?
自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到2013年底已发射中国国内外卫星82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90年4月7日,该中心成功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昌优越条件颇多:海拔高、纬度低;地形隐蔽,地质结构坚实;水源丰富稳定;交通和通讯条件理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承担卫星发射最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近80颗国内外卫星从这里送入太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三个第一:
第一,是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第二,是在1986年2月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的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的历史,我们现在看的电视节目和天气预报都是我们自己的卫星传送的;这些卫星都是用老三号发射工位,让他们从这里发射升空的。
第三,1990年成功发射我国承揽的商务卫星——亚洲一号。亚洲一号是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可以说它在当时被称作“灾星”,它转到五个国家都没发射成功,后来用航天飞机抓回来,于1990年4月7日又从老三号发射塔将它成功从这里发射出去。所以说它是一个功勋塔。现在已功成身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于1982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已发射国内外卫星28次。1985年10月,XSLC正式对外开放,承揽卫星发射业务,接待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交流、考察团体。先进可靠的设施和条件,为卫星的发射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服务。1984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了17颗国内外通讯卫星,这表明我国已是世界上几个重要的掌握商业发射能力与技术的国家之一,在世界航天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G5京昆高速雅西段的通车,及西昌航天城建设的加速和西昌内陆开放城市的崛起及西昌青山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的设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给许多参观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与回忆。
43年来,月亮城先后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国际商业卫星、导航卫星、月球探测卫星、数据中继卫星和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多项“第一”,年发射能力达到10发以上。首次承担整星整箭出口发射任务等多个第一,跃居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场之列。中华儿女的飞天梦想,在月亮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次次上演。
1. 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过多种类型的卫星。
2. 这是因为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的主要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具备先进的发射设备和技术,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卫星的发射需求。
3. 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过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等多种类型的卫星,这些卫星的发射对于提升国家的通信、导航、气象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科学研究和国家安全提供了支持。
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卫星和火箭。其中一些重要的发射活动包括:
1. 长征三号甲火箭:该火箭是中国第一种把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火箭。昌卫星发射中心于1970年11月26日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2. 北斗导航卫星:昌卫星发射中心曾多次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系统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用于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3. 实践十号卫星:实践系列卫星是中国用于科学实验和宇宙探测的卫星,其中实践十号卫星是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昌卫星发射中心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了实践十号卫星。
4. 天舟货运飞船:天舟货运飞船是中国专门用于向空间站运送货物和补给物资的航天器。昌卫星发射中心于2017年4月20日成功发射了首个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除了以上提到的卫星和火箭,昌卫星发射中心还曾成功发射过其他各种通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等。
中国的空间站计划什么时候发射?
航天飞机已成为历史了,美国已经将所有的航天飞机退役了。现在就靠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向国际空间站送各种物资以及宇航员。中国的天宫一号不已经发射了吗,紧接着神8,9,10相继会发射,最终实现对接,大概在2020年来能建成属于中国的空间站。
近一个月来,国人的新闻关注点都在武汉新型肺炎疫情上,对于航天方面的新闻关注得也就相对少了。去年12月27日时,我国目前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第3次发射成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后因为疫情消息遭遇冷落,其实在那次发射之后,长征5号火箭发射团队并没有闲着,因为它今年将有至少三次发射任务,马上就将迎来下一次的发射。
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天和”以及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经于1月下旬安全运抵海南文昌火箭发射场,接下来将分别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场联合演练及首飞任务,这标志着我国新一代空间站建造即将拉开帷幕。
新一代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发射质量达到了22.5吨,全长16.6米,竖起来比1座5层楼还高,其直径约4.2米,内部空间相当宽敞,可供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和开展各项工作。
“天河”核心舱的发射任务将由长征五号B型遥一运载火箭送入轨道,这实际上也是一款新型火箭,本次发射也是其首次发射,有试验性质,而媒体也报道在1月19日,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已经顺利通过了集团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并且已经完成了总装和出厂测试,开始为首次发射任务做准备,2月上旬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就会抵达文昌航天发射场,和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与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相会,两者装配好以后,将择日发射升空,用时或需一个月。
因此预估在一个月之后的3月份,长征五号b型遥一运载火箭将会把“天河”核心舱送入太空,它将是我国一个空间站的核心部分,标志着我国的空间站开始建造,它上面预留有5个接口,可以和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以及实验舱对接,未来将会成为类似国际空间站那样的大型航天器,可以在里面进行多种航天科研任务。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文章《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运抵文昌》,网址为;u=862b12ce412fcdcf
2,新华社文章《长征五号B火箭完成全箭总装 计划2020年上半年执行首飞》,网址为;u=bcd2d478ccf4e4b2
中国第一枚实验火箭?
1960年2月19日,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老港简易发射场试发成功,开始了中国的“空间时代”,这是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
“T-7M”火箭是院计划研制的“T-7M”探空火箭的模型火箭。研制的目的在于掌握火箭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创造技术保障条件和培养火箭技术队伍,主要用以研究液体燃料火箭的各项技术和摸索火箭发射场的建设经验等。
这枚火箭的起飞总重量190公斤,总长度5345千米,箭体直径250毫米。火箭飞行高度8-10公里。为了保证主火箭发动机启动安全和工作可靠,确定采用爆破薄膜作为启动阀。要求薄膜的铣削深度公差应保证在0.005毫米以内。因机械加工无法实现这一要求,就选用化学腐蚀法加工。研究人员自己动手把针头磨成微型刻刀,在印刷纸上刻出所需图案,再印刷到丝绢上,随后又进行了大量的加工试验才使爆破压力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当时发射场设施非常简陋。发电站是用芦席围成的,顶上只盖了一张油布蓬。发射场没有通讯设备,总指挥下达命令只能靠呼叫和手势;没有专用的加注设备,加注推进剂是用自行车打气筒作为压力源;没有自动遥测定向天线,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来跟踪火箭。创业之初,就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因陋就简,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
中国第一枚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探空实验火箭是1958年9月8日由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研制发射的二级固体探空火箭“东方-1号”。这两枚火箭,重61千克,有效载荷13千克(内装测高、电子仪器等),平均推力1.7吨,发动机内分别装双基药和复合火药,两种固体燃料,其中复合火药是北京工业学院自行研制的。此次二级火箭发射成功是中国首创,用复合火药试飞,也属国内首创。
1964年7月19日,安徽广德县某地,艳阳高照,青山披彩。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的炎黄子孙为开辟登天路,向茫茫天宇发起了新的挑战。
中国第一枚生物试验火箭英姿飒爽地矗立在52米高的发射架上。这枚火箭总长10.81米,起飞总重量为1165千克。随火箭升空的是四只大白鼠、四只小白鼠和12支生物试管。试管内分别装有果蝇、须酶及其他生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