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吗_圆明园是什么类的遗产?

小编 72 0

圆明园是什么类的遗产?

圆明园是中国的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只是被八国联军烧了,最近国家在一点点复建,圆明园相比颐和园,畅春园都要豪华,所以圆明园肯定属于中国文化遗产。

圆明园是中国文化遗产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眀园”,“圆眀”为雍正法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圆明园是属于文化遗产。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内,把园中的建筑物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圆明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十二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国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圆明园遗址旧貌变新颜,“圆明新生”也成为共和国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圆明园是否重建?

没有。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经无数能工巧匠历时150余年倾心建造而成。1860年,西方列强洗劫、焚烧圆明园,一代名园逐渐沦为荒园废园。多年以来,围绕圆明园究竟该重建再现盛世辉煌,还是该保留遗址还原历史沧桑的争议一直存在。

       近日,国家文物局答复称,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其实,无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还是重拾昔日荣光,圆明园的重建都大可不必。暂且不论所耗费的巨大人力、财力,单说重建后的园林,能留给我们的无非是一个赝品,一抹虚幻的繁华。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圆明园遗址的存在,既昭示着凝聚三千年造园技艺的盛大园林的盛世风采,又是对后世子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鞭策与砥砺。

重建了

圆明园重建了,截止到2022年5月已经重建完毕。圆明园重建主要修复了狮子林遗址,西洋楼遗址,九洲清晏 我们知道圆明园中还有个著名的九洲清晏,属圆明园的后湖景区,是环绕后湖构筑的九个小岛。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都是吸取了江南著名水景意趣。但是它遭受了最为严重的破坏,它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展示在我们眼前。

不会重建,因为圆明园是清政府1707年建造的,虽然距今100多年,由于外国的掠夺,把圆明园烧毁了,但是我们也不会去重建,因为这段耻辱的历史一直要让后人记住,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有自尊心保卫祖国

圆明园考古挖出重大发现,清朝的历史这么近,为什么还需要做考古?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的其实牵涉的历史比较悠久。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考古学形成的历史。在民国时期,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古史辨派提出了中国古史是层累形成的,推翻了由“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观念构成的旧的古史系统。一时间,民众对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怀疑。为了增加民族自信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组,并将安阳殷墟发掘和甲骨文的研究整理作为考古组的工作重点。这决定了考古学在中国形成之初就抱着“证经补史”的理念。

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吗_圆明园是什么类的遗产?

(李济先生----考古组首任组长)

其次,新中国成立之初考古梯队的建设。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的基本建设如火如荼,而本来就不多的考古学家有一部分去了台湾。为了应对考古力量严重匮乏的局面,文化部等三家单位自1952年至1955年联合举办了四期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这四期学员被誉为考古界的“黄埔四期”。这四期训练班也被看作是看成一桩“救火”行动,这种情况下,中国考古界只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先秦考古,这也是为啥有“三代以后无考古”的认识。

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吗_圆明园是什么类的遗产?

(第二期训练班开学典礼,来自考古汇,侵权请删)

最后,考古研究领域不断扩大。随着各个大学开设考古专业,以及考古专业成为一级学科,中国考古学研究领域逐渐出现汉唐考古、宋元考古、科技考古等方向,而且随着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民众对考古的关注,后段考古现在成为考古学科的热门方向。

综上,任何时期的考古都有着重要意义,与历史远近没有关系,诸如国外有专门研究可口可乐瓶子的演变,不同时期的垃圾。清朝时期历史虽然近,但也不是什么都记载的清清楚楚,考古活动可以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新的材料。

需要了解圆明园最新考古发现可以参看我的回答《2017年国内有哪些考古新发现?》

参考资料

1.《古史辨》

2.《考古的“黄埔四期”——记1950年代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考古确实是忽视清朝,甚至明朝的。也的确,有人说清朝历史学者可能一辈子都读不完自己领域的文献,似乎更不需求考古学家为他们增添新材料了。

所幸现在考古学界的观点在慢慢改变了。

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吗_圆明园是什么类的遗产?

一是因为,其实我们对圆明园乃至清代,还是有很多可以和需要了解的地方的。圆明园考古虽然没有带来“圆明园是明朝建的”这种“骇人听闻”的发现,但是发现的很多圆明园乃至清朝皇室理政、寝居的细节,还是能令今人颇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戚戚然的。一方面,如海晏堂发现的复杂水利系统,将皇帝在圆明园恣肆游艺的细节具体化了,而另一方面,大量焚毁、崩裂、酥粉的建筑材料,又是火烧圆明园的真实见证。这样一个并不遥远但又仿佛被我们遗忘的圆明园乃至清朝,不正需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加以研究吗?

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吗_圆明园是什么类的遗产?

二是因为,考古是文物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清朝的文化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理应用科学的考古工作加以保护。有人可能会问,都挖完了,还怎么保护呢?确实,考古发掘是会对遗存造成一定的损伤的,但如果不发掘,距今百余年的圆明园地下情况我们并不十分明了,我们保护什么?怎么保护?圆明园历史上曾经被民众占为居址,在我看来一大原因就是我们对圆明园了解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他们侵占的土地下保留有多少宝贵的历史见证。而现在的考古发掘,也不是为了考古而考古,而是被置于大的对圆明园的整体保护计划中的。

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吗_圆明园是什么类的遗产?

三是因为,在“文物活起来”的今天,考古也是利用的前提。虽然对于圆明园要不要原址复原还存在争议,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圆明园考古为“重建圆明园”提供了切实的抓手。而发掘出的圆明园遗物,又可以作为文创产品设计的灵感源泉。当然,圆明园考古同时进行的公众考古直播等活动,更是在社会中搭建了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桥梁,使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了尊重与实现。

圆明园23年考古的成就,可以阅读挖啥呢的专文《“挖啥呢”Vol.54 | 23年,考古发现的圆明园》。

圆明园整个园区352万平方米,有100多处景点、240多万平方米陆地面积,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现在进行的发掘自2013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发掘总面积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达5万余件。

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圆明园考古有新发现吗_圆明园是什么类的遗产?

清朝的历史虽然很近,但清代属于古代史,不通过考古,我们并不是十分清楚清朝皇家的生活、工作是什么样子。只能通过考古,还原当时的场景,进行分析。比如对两块嘉庆御笔的发现,验证了嘉庆重修如园的史实,对研究帝王书法也有重要作用。一块粉彩地砖的发现,分析出清朝皇帝是如何取暖的,依靠考古发现中的“蛛丝马迹”,都可以还原清朝当时的生活现实。经如通过发现的一个象首,可以对圆明园文物和古代制作工艺稍稍“管中窥豹”。鎏金是一种精深的制作工艺,不仅程序繁琐复杂,而且花费金额巨大,铜鎏金象首的出土,代表了清朝铸造技术和鎏金工艺的水平。再如发现的一个玉玺,写着“嘉庆御笔之宝”,另外一个刻有“夙闻诗礼凛心传”可以分析当时的另外,还原圆明园中遗址的风貌,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当初的自然情趣与意境;更多的发掘结果,可以丰富圆明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文化内涵,对于下一步讲好圆明园的故事提供翔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