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奥运会男篮决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小编 23 0

1972奥运会男篮决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1972奥运会男篮决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作者:严鑫超

近日,曾创下俄罗斯影史本土票房纪录的电影《绝杀慕尼黑》在我国内地上映。该片改编自体育史上的真实事件,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中苏联队打败了美国队(已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故事。

1972奥运会男篮决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绝杀慕尼黑》海报

竞技与生活

影片《绝杀慕尼黑》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还原了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的现场,最后的3秒绝杀采用了消音慢镜头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将时间拉长,形成了对抗的张力,最终球落网的瞬间,观众的情绪也随之一同释放。但是,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体育题材影片,更是一部人生励志片。影片对篮球的技战术进行了虚化处理,即使完全不懂篮球的人也会被这部电影所传达的精神所感染。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篮球决赛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绝杀慕尼黑》记录了这个体育史上著名的事件,讲述了一个此前默默无闻的篮球教练如何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影片主角就是当时的苏联篮球队主教练加兰任,他一直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是战胜不可一世的美国篮球队。当他第一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出自己的目标时,遭到所有记者的嘲笑。要知道当时的美国篮球队是真正的常胜之王,在此前36年的奥运会历史上保持着全胜战绩。

由于本片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最后的故事结果观众早已知晓,如何营造戏剧的张力就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绝杀慕尼黑》的前半部分展示了苏联篮球队如何克服困难,从身体和心理上完成了大战前的集结。加兰任是临危受命的,篮球队前任主教练因为政治问题被革职。加兰任一上任就要面对人心涣散的球队,第一次与球队见面就遇到众多球员的不信任。当时的苏联篮球队中,有俄罗斯人、立陶宛人和格鲁吉亚人等,不同民族成员因为性格、语言等差异而心生隔阂。球员们也各怀心事,明星球员谢尔盖高傲自大,看不上自己的队友;亚历山大·别洛夫因为心脏疾病不愿拖累女友而决然分手;立陶宛球员保劳斯卡斯时刻都在谋划出逃西方;格鲁吉亚球员总显得和整个球队格格不入。主教练加兰任自己也有不少烦恼,家里有瘫痪的儿子需要照料,还需要面对篮协官员不时的刁难。

1972奥运会男篮决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绝杀慕尼黑》剧照

《绝杀慕尼黑》是励志类体育题材影片,主人公前进的道路上充满波折,不断有新的障碍出现。而观众们则跟着主人公一起,看他如何克服这些苦难,最终在千钧一发之时获得成功。剧情一方面在不断累积情感,等待最后决胜局的爆发,另一方面,片中人物的冷幽默又时不时给观众们带来了片刻的轻松。亚历山大·别洛夫的女友在莫名其妙被分手后,不顾一切冲进球队浴室质问他。衣不遮体的球员们尴尬的表情与女孩严肃的面孔形成鲜明反差,令人忍俊不禁。

奥运赛场与爱国情怀

奥运赛场上的竞技体育项目,很容易让人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相联系。在《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中,导演处理得还算恰到好处,做到了情感真实流露但并不煽情。一方面,影片没有陷入狭隘的爱国主义观念中,没有把自己的对手——美国篮球队队员刻画得单薄而呆板;另一方面,自曝其短揭露了苏联篮协官员的官僚作风。他们关心的不是胜利,他们一点也不为加兰任的雄心壮志感到欢欣鼓舞,反而害怕他放了空话,影响了自己的仕途。当时,苏联在物资上的匮乏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篮球队队员们去西方比赛时,连毛线都要整箱带回国内,队里的医生也在密切监视着每个队员,以防止他们在出国比赛期间叛逃到别的国家。这些困难和障碍让所有观众都在为这支球队揪心,也制造了电影上半场的悬念:他们最后如何战胜了强大的美国队?

在前苏联的电影传统中,爱国情怀的表达往往是温柔而深沉的。在许多导演的镜头下,祖国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他们将朴素的情感投射到波澜壮阔的山河之中。《绝杀慕尼黑》这部影片也继承了这样的传统。

1972奥运会男篮决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绝杀慕尼黑》剧照

参加慕尼黑奥运会前,加兰任带着所有篮球队队员参加了格鲁吉亚球员家族成员的婚礼。在高加索的雪山之下,在葱翠的山谷之中,所有球员并排而立,虽然教练并没有进行正式的动员讲话,但没有比这更好的出征仪式了。

很多时候,奥运赛场与爱国情怀是分不开的。虽然竞技体育并不提倡以输赢论英雄,但是一场关键性的比赛、一场力挽狂澜的胜利,往往对一个国家有着极大的精神激励。今天,很多俄罗斯人如此怀念这场47年前的篮球决赛,意义就在于此。这部影片之所以在俄罗斯影史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众多观众的爱国情怀是分不开的。

父亲与孩子

电影中,加兰任拥有多重身份,他是一个篮球教练,也是一个父亲。他有一个瘫痪的儿子,他无比渴望能获得国家队主教练的职位,因为他想借机出国给儿子治病,这是加兰任忘我工作的一个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他又是全体篮球队队员的父亲。他设身处地关爱着每一个球员。对于有心脏疾病的亚历山大·别洛夫,加兰任拿出自己的积蓄给他治病,那些钱原本是准备给他的儿子做手术的。加兰任为视力不好的球员准备了隐形眼镜,也暗中保护想要出逃西方的保劳斯卡斯。在自己的球员面前,他也是一位父亲,他体谅每个球员的难处,又用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们,最终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明星球员谢尔盖最终意识到了队友对他的重要性;已经跟着亲戚出逃的保劳斯卡斯,中途回心转意又回归了球队;患有心脏病的亚历山大·别洛夫执意上场,并在决赛中投出了最关键的绝杀球。

《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加兰任用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球员,他们自然也会回报真情。全队勠力同心,最终获得了胜利。这样的团队,不仅仅是一支球队,更是一个大家庭。加兰任父亲的身份,比冷冰冰的主教练头衔更感人。一个优秀的父亲不正是如此么?他能宽容、理解孩子的错误,并指引孩子获得成长。最终,孩子用成功和感恩回报了父亲。这也是影片中很容易引发普通观众共情的地方。

在奥运会篮球决赛中投进制胜的绝杀球,是这部影片最燃的时刻。但是,获得胜利后,球员们将装着奖金的信封都摞在一起交给加兰任,让他给瘫痪的儿子治病,这才是影片中最动人、最温情的时刻。(严鑫超)

《绝杀慕尼黑》最后3秒的悬案,至今仍充满争议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体育电影《绝杀慕尼黑》成为俄罗斯电影票房黑马,引进中国也收获了极佳的口碑。46年过去了,前苏联男篮在1972年奥运会男篮决赛上最后3秒“绝杀”当时的篮坛霸主美国队,至今都充满争议。

1972奥运会男篮决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篮球队队员合照。

赛事还原

1972年9月10日,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馆,当时不可一世的美国男篮在决赛中与前苏联队遭遇。为了大洋彼岸的观看需求,这场男篮决赛被安排在当地时间晚间11点45分开球。

但以为夺金如探囊取物的美国人却被当头泼了盆冷水——前苏联队半场时以26比21领先,下半场甚至一度拥有两位数优势。

好莱坞大片般的英雄绝地反击在第4节还剩6分钟时开始上演,分差逐渐被缩小。终场前10秒,美国男篮仍以48比49落后,球权在对方手中。此时,凯文·乔伊斯阻止了前苏联队的传球,道格·科林斯拿球后反击,遭到亚历山大·贝洛夫犯规。最后3秒,前者两罚命中反超比分,美国人已经开始提前欢庆。

历史性一刻就在此时发生。前苏联队最后仓促一攻未果。但就在终场哨响美国人以为金牌到手时,裁判却提出回表到终场前3秒,重新比赛。场地很快被清理干净,美国人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前苏联队员伊万·艾德斯库后场底线长传球找到此前赔上关键犯规的亚历山大,后者在篮下用假动作晃开两名美国队员出手,球打板入筐。

1972奥运会男篮决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亚历山大完成绝杀。

绝杀生效。美国人当即提出申诉,但最终以2票支持对3票反对被驳回。这场比赛被当作最伟大的时刻载入后来的俄罗斯篮球史。

第二个3秒究竟是否该有,至今都是悬案,但前苏联人在有效时间内命中绝杀却是不争的事实。

争议人物

原本比赛的最后3秒,前苏联队在科林斯执行第2罚之前试图请求暂停,但裁判未予理会,在美国篮球规则中也不允许这样做。美国队开始庆祝的同时,前苏联队官员则冲向裁判,质疑这3秒的判罚。

此时,时任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伸出3个手指,支持了前苏联队的诉求。美国人至今对其举动耿耿于怀,认为他根本没有权力左右比赛结果,而裁判慑于其地位和影响力,最终做出了回表3秒的决定。

多年后,琼斯告诉美国篮协官员,他当时只想追求程序正义,根本没想过前苏联队能真正打成一次绝杀进攻。

即使这3根手指算是琼斯履历上的“黑点”,但与这位英国人对篮球事业的贡献相比,实在是瑕不掩瑜。琼斯是国际篮联创始人之一,1932年至1976年一直担任秘书长一职,也是推动篮球入奥的关键人物之一(1936年柏林奥运会篮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此外,他还为中国篮协1974年恢复在国际篮联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都做出了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创立的奈史密斯名人堂在1964年向威廉·琼斯颁发了贡献奖。2007年,琼斯入选国际篮联名人堂。

催生梦之队

这是美国男篮第一次在奥运会上吃到败仗。16年后的汉城奥运会,前苏联人又一次尝到击败世界霸主的滋味:男篮半决赛,他们以毫无争议的82比76将全美大学精英组成的球队挡在决赛之外。

1972奥运会男篮决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1992年美国男篮“梦之队”队员合照。图/视觉中国

两次被前苏联踩着肩膀拿到奥运会金牌,让美国人意识到,大学生球员在国际赛场上已没有统治力,只有派出最顶尖的球员才能维持霸主地位。接下来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和巴克利等NBA巨星联手为全世界球迷奉献了一场盛宴,为“梦之队”的传承揭开了序幕。

新京报记者 刘晨

编辑 张云锋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