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用户投稿 7 0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育銮 通讯员 肖玉林

近日,记者从坪山区建筑工务署获悉,坑梓科技文化中心建设正在热火朝天推进中,项目用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建成交付使用。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效果图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是坪山区重要的文化设施和公共建筑,树立了一个现代特色与传统文脉相结合、辐射粤东地区的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是高标准推进坪山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东部文化高地的需要。建成后可更好满足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分区设计效果图

项目建筑风格现代前卫,新颖时尚,既有“科幻盒子”般科技馆、客家围屋式文化馆,也有原木拱廊下的图书馆、罗马广场样的文化剧场以及广东地区最传统的室外公共活动区域——“花街”。当前,项目“加载进度”如何?又有哪些工艺及管控措施亮点,一起先睹为快!

建立数字化平台 助力项目智慧建造

项目建设以BIM为载体,结合数字设计、数字生产、数字化平台,从深化设计、构件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全面推动项目数字化落地。

BIM+倾斜摄影 基于中建科技智能建造平台,项目每天使用无人机对现场进行航拍;采用倾斜摄影技术,生成项目实景模型。将复杂的施工现场和BIM模型比对,进行施工场地布置和优化;辅助技术部门确定基坑支护方案和土方分段开挖顺序;分析材料堆场和施工道路布置,确定材料运输路线,进行线路优化。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BIM场地布置及进度模拟

BIM+虚拟样板 引入虚拟样板先行制度,在施工准备阶段对项目重难点部位进行BIM深化设计,包括预制构件深化、钢结构及木结构构件节点深化、管线预留预埋及机房高支模深化等。之后将深化模型上传至轻量化平台,施工前进行三级可视化交底,施工过程中生成BIM模型二维码,在对应部位张贴,施工现场劳务人员通过扫码了解安装做法和施工工艺,实现项目质量的全过程有效控制。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BIM节点深化

BIM+物联网 预制构件模型轻量化完成后,基于智慧建造平台的生产数据管理及构件生产管理,使用BIM模型导出BOM数据,指导工厂制定要货计划、物流追踪、构件排产等管理工作。BIM构件模型在平台中通过二维码与实际构件逐一关联,实现生产、运输、进场、安装、维护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构件追溯

BIM+数字管理 项目应用了全方位视频监控,实名制+分账制系统,质量安全APP,基坑监测、大型设备监控、建筑垃圾、噪声、水污染、扬尘、光污染等先进信息化系统。以数字平台为数据传输中心,实现对项目的全方位信息化管控。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BIM平台管理

引进新型工艺 协助现场技术难题破解

环梁节点处理 采用环梁作为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有效传递框架梁端的剪力和弯矩,具有优良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可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概念设计。

施工过程中采用“环梁钢筋预绑扎,整体吊装”的形式,使节点施工简便、质量易保证。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环梁大样图

设计优化: 对大直径钢筋环梁规格进行优化并选择最优施工方案。

智能机器人应用: 利用大型数控弯曲机、智能建造机器人进行环梁钢筋弯曲、焊接,实现工业化生产,保障钢筋加工、焊接质量。

装配式胎架应用: 本技术利用槽钢可组装胎架实现环梁在地面的预拼装,有效降低了高低跨临边及高空作业风险。

环梁装配式吊装: 本技术通过环梁预拼装,利用主筋吊点,实现了环梁的装配式吊装,施工方便快捷。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环梁施工效果图

基坑自动化监测 项目基坑工程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基坑安全状态。综合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确保工作过程更加规范便捷,结果更准确及时。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基坑自动化监测数据成果

项目基坑桩顶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立柱沉降、周边建筑物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周边地表沉降和周边管线沉降等人工监测,在采集完成后使用app连接仪器即可上传至监测平台;而桩身应力、锚索内力、支撑轴力及地下水位等自动化监测,通过系统平台设置自动化采集模块有关参数即可完成实时自动化采集上传至监测平台。对所有监测数据实行“不落地”上传,统一计算模式,及时自动解算分析数据,实现分级自动报警,分级外理的工程安全管理。

制定标准化管理方案 严格落实管理措施

文明施工管理 项目根据防尘、城市品质提升、文明施工形象相关规定,建立责任分工制度,每日开展巡查,确保文明施工形象良好。

扬尘防治管理中,项目在角撑、对撑部位拉设水平防尘网,并在项目基坑顶防护栏处装设第二道喷雾设备降尘,有效抑制现场扬尘,防尘控制措施和效果获多方好评,并荣获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工地扬尘治理示范工程”称号。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

无酒精化管理 为加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项目建立健全无酒精化上岗管理制度,明令禁止任何人员酒后进入施工现场,在现场各门岗均配置酒精测试仪,对每名进场人员进行酒精测试,对酒精测试值超过10mg/100ml的人员禁止其进场,坚决杜绝员工酒后上岗安全风险。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无酒精化管理

防疫网格化管理 项目严格把控进场人员防疫关,严格落实深圳市建筑工地新进场“14+3+4”防疫政策,新进场人员首先查验14天行程和连续3日深圳市内核酸记录,无误后填报纸质排查记录并报送至区建筑工务署申请进入白名单,录入白名单后到场单独居住4日并完成2天2检核酸。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三级防疫管理

构建“总包—劳务分包—班组”和“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的“二线三级”白名单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界线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考核”的原则,将项目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格,建立网格化管理团队。

审读:喻方华 田君

又一亮眼建筑封顶,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进度条“更新” 一起来看看~

备受关注的

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项目建设

迎来新进展

今日

该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光祖公园西侧,光祖南路与吉康路交汇处东南侧,总用地面积约为1.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22万平方米。包括坪山文化馆、坪山科技馆、坪山图书馆分馆、老干部活动中心、公共配套服务区、地下车库,及室外绿化、道路广场和室外剧场等附属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建立数字化平台,以BIM为载体,结合数字设计、数字生产、数字化平台,从深化设计、构件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全面推动项目数字化落地;

并引进新型工艺,如通过智能机器人应用、装配式胎架应用、环梁装配式吊装等多种形式实现节点施工方便快捷、质量保证。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作为项目施工难点和亮点之一,项目南北地块沿街分别设计有三个大型木制拱廊。”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木拱廊设计安全、保障其施工精度及质量,项目实地考察华南片区同等环境下类似的木结构工程,同时召开三轮专家研讨会,优化设计方案,制定各项措施以保证木结构在台风环境下的绝对安全及木材在华南地区强紫外线、高温、高湿、高盐等极端环境下的质量。

项目建筑风格现代前卫,新颖时尚,既有“科幻盒子”般科技馆、客家围屋式文化馆,也有原木拱廊下的图书馆、罗马广场样式的文化剧场以及广东地区最传统的室外公共活动区域——“花街”。

“花街”连接场地和原有的坑梓影剧院,激活整个街区,而在地块内部自身建筑体量的布局上,接入原有的街道系统,在建筑内部形成了可以连接街道、公园的通路,实现了复杂功能之间的自然分区,完善和延伸了街道的肌理。

与此同时,点状的街道“面具”系统,将整个街区的风韵统一起来。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除了在外形上新颖独特外,坑梓科技文化中心在功能上也颇具巧思。未来,坑梓科技文化中心将成为公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一个全新载体,建筑本体和谐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图景之中。通过树立一个现代特色与传统文脉相结合、辐射粤东地区的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助力坪山区高标准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东部文化高地。

近年来,坪山居民文化活动场所日益完善,让高质量、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成为日常。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馆正加速建设成为现代化、智慧化、高科技应用程度最高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

坪山少儿图书馆根据影响儿童的阅读行为的因素入手作顶层设计,使全民阅读方式走向多元化、多样化、全面化;

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覆盖面,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充足……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通过建筑和城市的互动,形成吸引、鼓励、激发、包容的文化场景。各种空间元素和文化元素在这里互补互动、相辅相成,建成后将持续推出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更好地满足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据悉,目前,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接下来将持续开展钢结构、木结构、外装、内装作业,推进各关键工程节点顺利完成。高标准、严要求完成竣工前各项工作,努力将项目建设成彰显深圳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

看完很是期待

有木有?

在不久的将来

一起相约去打卡吧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设计 打造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标杆”,坪山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

内容来源:坪山融媒体中心、坪山区建筑工务署

相关问答

装修公司奖杯

可以适当的去找一些设计类网站,这样只要你的作品被雇主采纳,立马可以拿到佣金这是我申请市优的时候写的,希望能给你做个参考1、高起点严要求,制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