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蓝思科技 早评 蓝思科技,中国船舶,锦龙股份

用户投稿 24 0

早评 蓝思科技,中国船舶,锦龙股份

大势分析

指数方面,最近市场的状态特别好,昨天三大指数又一次集体上涨,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很多股票都在涨,赚钱效应拉满。 从走势分析,大盘和指数的短期、中期均线都开始向上发散,形成了多头排列的形态,这是典型的上涨趋势信号。而且,最近市场的成交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给上涨提供了充足动力。 同时,政策上对股市的支持也没停,不断优化市场环境。指数方面,周二依然还是有望继续震荡走强。

中山蓝思科技 早评 蓝思科技,中国船舶,锦龙股份

板块方面

中山蓝思科技 早评 蓝思科技,中国船舶,锦龙股份

先看半导体板块,虽说它近期没挤进热门板块前五,但发展势头不容小觑。芯片ETF连续多日上涨,这背后是资金对行业前景的看好;产业整合加速推进,北方华创并购芯源微,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国产半导体设备的竞争力。当下,AI服务器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对高性能芯片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这为半导体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美国的科技封锁反而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决心坚定,国产替代需求迫切,从芯片设计到制造、封测,全产业链都在发力。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中长期来看,半导体板块极有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再说说跨境电商板块,中美签署的联合声明带来了重大利好,跨境电商和物流板块有望享受政策红利。在政策的支持下,跨境贸易的流程将更加便利,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扩大市场、提升利润的好机会。只要能合理控制成本,利润空间就能得到显著提升。以华纺股份为例,作为纺织出口领域的“大户”,人民币贬值让其产品在国际市场更具价格优势,关税利好政策也减轻了企业负担。凭借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供应链优势,后续业绩增长确定性高,股价表现值得期待,有望在跨境电商板块中起到带动作用,引领板块向上发展。

今日观察

$蓝思科技(SZ300433)$ :科技概念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汽车与座舱、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人形机器人产品的结构件、功能模组、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皮革、玻纤、碳纤维,工装夹具模具、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自动化设备、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周一的表现还是比较强的,可以说是量价提升,同时也是伴随着成交量在明显的放量,底部放量是看多的信号,走的还是比较稳的,现在短中期趋势都开始转强,周二市场中如果能有较好的接力,那么还是有望继续冲高的。技术面来看,现在下方五日和十日均线都是拐头向上的,周二量能如果能够跟上,中阳线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再往下的空间也是有限,这周可以持续的关注。

中山蓝思科技 早评 蓝思科技,中国船舶,锦龙股份

$中国船舶(SH600150)$ :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 、机电设备概念股,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造船业务、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是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机电设备等。船舶也是军工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船舶在周一虽然没有涨停,但是底部放量大阳线质量还是非常的高的,现在下方多条均线也是拐头向上,后面市场中如果能有较好的接力,还是有望继续来估值的回归。同时公司又有重组的预期,五月份还是可以继续期待一下的。

中山蓝思科技 早评 蓝思科技,中国船舶,锦龙股份

$锦龙股份(SZ000712)$ :证券+转让中山证券股权概念股,此前披露,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中山证券67.78%股权,预计交易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券商在周一表现还是比较强的,锦龙股份也是一度涨停,虽然在尾盘出现了跳水,但是现在整体的趋势还仍然还是向上,位置又不算太高。底部放量是看多的信号,周二市场中如果能有较好的接力,那么还是有望继续冲高的,趋势还在,量能如果能够跟上,还是有望走出波段性的行情。沪指如果要重新回到3400点,那么离不开牛市旗手的发力。

中山蓝思科技 早评 蓝思科技,中国船舶,锦龙股份

#股市分析#

中山“神秘鞋王”张聪渊,财富飙至800亿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孟帅,编辑 | 深海

在最新出炉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此前曾荣膺福布斯《2021中国台湾富豪榜》榜首的张聪渊家族,以800亿元的身家摘得中山首富(居住地)的桂冠。

助推张聪渊家族登上中山首富宝座的,正是其家族掌控的华利集团。值得一提的是,张聪渊目前为中国台湾籍,而其三个子女则同时拥有中国台湾籍及加拿大籍。

尽管已经登陆资本市场,但张聪渊家族仍牢牢掌控着上市公司合计87.48%的股权。不过,截至4月30日收盘,华利集团的股价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的统计截止日期缩水超三成,其家族持股股份对应市值523亿元。

回溯过往,被外界誉为“神秘鞋王”的张聪渊,深耕制鞋行业五十余载。他从台湾云林鞋厂起步,凭借薄利多销策略将硫化鞋生意做大。80年代台湾制鞋业竞争加剧,他抓住大陆改革开放机遇转战内地。此后,他带领华利集团接手新沣制鞋业务,并将其打造成为全球第二大运动鞋制造商。

此番张聪渊家族财富激增,与华利集团亮眼的业绩表现密不可分。2024年,华利集团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约两成的增长,连续三年营收超200亿元、归母净利润超3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然而,今年第一季度,华利集团业绩增长脚步放缓: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及毛利率指标均出现下滑。对此,华利集团解释称,新工厂投产初期,新员工技能尚不熟练,新工厂的各项业务流程也需要磨合,处于效率爬坡阶段的新工厂对公司整体的毛利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年暴涨215亿,张聪渊家族问鼎中山首富

随着胡润研究院最新一期《胡润全球富豪榜》的揭晓,全球各地富豪的财富动态再度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

今年,张聪渊家族凭借800亿元的财富荣登总榜第219位。相较于去年的585亿元身家,张聪渊家族的财富规模增长了215亿元,排名也大幅上升了99个位次。

雷达财经注意到,在居住于中国的富豪群体中,张聪渊家族的财富实力不容小觑,其与娃哈哈的宗馥莉家族、小米的林斌、蓝思科技的周群飞、郑俊龙夫妇以及华彬的严彬一众商业巨擘并列第39位。

若将范围进一步聚焦至中山地区,张聪渊家族的财富更是独占鳌头。在所有居住地为中山的富豪中,张聪渊家族力压明阳智能的张传卫家族、木林森的孙清焕与孙项邦父子,稳居中山富豪榜首,且其财富大幅领先后两者,分别是张传卫家族的约6倍,孙清焕、孙项邦父子的10倍。

不过,此次摘得中山首富(居住地)桂冠的张聪渊,其实是中国台湾人。在福布斯此前发布的《2021中国台湾富豪榜》中,张聪渊曾力压蔡宏图、蔡政达、蔡明忠、蔡明兴、郭台铭等商界大佬,强势登顶台湾首富宝座。

由于张聪渊为人低调,且企业发展重心早早转移至大陆,张聪渊成为了不少人口中的“神秘鞋王”。彼时,张聪渊发迹的云林县当地居民还曾向媒体坦言,“(如果)不是你们说他是台湾首富,我们根本不知道有这号人物。”

张聪渊家族的财富神话,与其一手缔造的华利集团密不可分。天眼查显示,华利集团全称为中山华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注册资本达11.67亿元。

据华利集团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由张聪渊担任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的俊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香港俊耀”)。

在此前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中,华利集团还指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聪渊家族。IPO前,张聪渊家族通过香港俊耀、中山浤霆间接控制公司合计97.23%的股份。

雷达财经了解到,张聪渊家族的成员包括张聪渊、周美月夫妇,以及他们的子女张志邦、张文馨和张育维。其中,张聪渊目前为中国台湾籍,三个子女则同时拥有中国台湾籍及加拿大籍。

尽管1948年出生的张聪渊如今已经77岁高龄,但身为创始人的他依然坚守公司董事长岗位,运筹帷幄。不过,其妻子周美月已选择退休。二人的三个子女则各担重任,共同助力家族事业发展。其中,张志邦出任副董事长、执行长,张文馨、张育维则担任副总经理。

从薪酬数据来看,去年,张聪渊从华利集团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76.17万元,同时他还在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而张志邦、张文馨、张育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775.98万元、484.68万元、85.3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多上市公司掌舵者因股权稀释导致持股比例下降有所不同的是,张聪渊家族在华利集团上市后依然保持着极高的持股集中度。

截至去年年末,前述五人通过智尚有限、万志企业、忠裕企业、耀锦企业、昇峰企业控制着香港俊耀、中山浤霆。而香港俊耀、中山浤霆分别持有华利集团84.85%、2.63%的股份。据此计算,张聪渊家族的合计持股比例高达惊人的87.48%。

中山蓝思科技 早评 蓝思科技,中国船舶,锦龙股份

据同花顺iFind显示,自2021年登陆A股资本市场以来,华利集团累计现金分红5次,累计现金分红数额达79.36亿元,分红率达57.51%。作为持股近九成的实际控制人,张聪渊家族通过分红获得的收益相当可观。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的财富统计截止日期为1月15日。随着时间推移,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张聪渊家族的财富状况也有所波动。

截至4月30日收盘,华利集团股价报收于51.23元/股,较1月15日下跌30.72%。目前,公司的最新市值为597.85亿元。按照87.48%的持股比例计算,张聪渊家族持有华利集团股份对应的最新市值约为523亿元。

“神秘鞋王”从台湾起家,在大陆做大做强

作为华利集团的掌舵者,张聪渊是躲在全球诸多知名鞋品牌背后“闷声发大财”的“神秘鞋王”。

自涉足制鞋行业以来,张聪渊已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五十余载。早年,他在台湾云林的鞋厂里默默耕耘,从一名普通员工做起,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随着阅历的增长,他心中那颗创业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决心不再甘于为他人打工,而是要亲手掌控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勇敢地迈出创业步伐,从打工人转身成为老板,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意。

凭借薄利多销、服务至上的理念,张聪渊在竞争激烈的台湾市场敏锐地捕捉到了硫化鞋这一细分领域的商机。当时,许多企业对硫化鞋生意并不重视,他却独具慧眼,成功将这一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在台湾鞋业市场中崭露头角。

然而,80年代,台湾岛内的制鞋行业愈发“内卷”。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聪渊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将目光投向了海峡对岸的大陆。

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张聪渊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来到广东投资设厂,出任兴泰鞋业总经理。两年后,他与合伙人在香港成立良兴实业公司,逐步将生产重心向大陆转移。1995年,良兴在港交所上市,并更名为新沣集团。

随着新沣集团不断壮大,出于多元化发展的战略考量,公司逐渐将运营重心转向房产、金融和购物中心等获利较高的领域。与此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制鞋业务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新沣集团于2013年决定出售鞋履制造业务。

彼时,凭借着多年在制鞋行业的深厚积淀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张聪渊果断抓住这一机遇创立华利集团,毅然接下新沣不再“青睐”的制鞋订单。买下新沣的制鞋部门后,张聪渊辞去了新沣集团的董事职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由其家族控制的华利集团。

在张聪渊家族的精心经营下,华利集团一路高歌猛进,逐步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运动鞋制造商。2021年4月,华利集团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上市首日,其市值便突破千亿元大关,不仅成为中山首家市值超千亿的企业,更开创了A股纺服公司千亿市值的先河。

雷达财经从公司官网获悉,如今的华利集团员工总数超15万人,鞋履年产能达2亿双以上,产品覆盖跑步、健步、越野、徒步、篮球、滑板、滑雪等运动及日常通勤、时尚穿搭等诸多着装场合。

而翻阅华利集团合作过的运动休闲品牌名单,可以看到包括Nike、Converse、Vans、UGG、Hoka、Puma、Under Armour等在内的一众知名品牌的身影,合作伙伴阵容可谓星光熠熠。

目前,华利集团的管理总部及开发设计中心坐落于广东中山,贸易中心则分别设于香港及中山。鉴于制鞋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张聪渊家族极具前瞻性地很早便开始在海外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投资建厂。如今,华利集团已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多米尼加及缅甸等地建有生产制造工厂,构建起了全球化生产布局。

去年交亮眼答卷,一季度业绩有所放缓

张聪渊家族财富在一年内大幅增长215亿元,这背后离不开华利集团坚实的业绩支撑。根据华利集团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华利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去年,华利集团斩获240.06亿元的营收,相较于上年的201.14亿元实现了19.35%的增长,而这已是华利集团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三年营收规模保持在200亿元以上。

利润方面,华利集团同样表现出色。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较上年的32亿元增长了两成,且这也是其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归母净利润保持在30亿元以上的规模。

然而,进入2025年,华利集团的增长步伐有所放缓。据华利集团最新披露的季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华利集团的营收同比增长12.34%至53.53亿元,但增速明显不及上年同期的30.15%。

而华利集团的净利润指标,更是直接出现了下滑的情况。第一季度,华利集团实现7.6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3.25%,与上年同期63.67%的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华利集团的毛利率指标也出现显著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华利集团的毛利率为22.9%,较上年同期的28.37%减少5.47个百分点,且创下了近年来一季度毛利率新低。

对于第一季度交出的这份答卷,华利集团坦言,公司通过战略性拓展新客户及深化新兴运动品牌客户合作。第一季度,新客户订单量同比显著增长。为匹配快速增长的产能需求,公司加速了新工厂的建设和投产节奏。鉴于新工厂投产初期存在新员工技能培训周期,新工厂仍处于效率爬坡阶段,因此对公司整体的毛利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华利集团表示,公司将通过优化培训机制、加快推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系统部署等措施助力新工厂的运营效率提升。订单稳定的老的工厂,运营效率比较稳健。

华利集团还透露,今年第二季度,新员工招聘的节奏会放缓。通常第二季度也是订单旺季。当前是阶段性的效率波动,随着新员工的熟练度提升和新工厂的运营更熟练,公司预计集团的运营效率将逐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2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称,今年公司的第一大客户Nike的经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公司1/3的收入来源于Nike,请问是否会影响到华利的订单情况?

对此,华利集团则回应称,从运动品牌披露的财报看,每个品牌在不同时期的业绩增速存在较大的差异,公司会跟品牌客户定期做深度的交流,及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消费趋势和运动品牌客户的战略,动态调整客户结构和产能资源配置。去年公司战略性拓展了Adidas,并快速推进了Adidas的量产,同时公司也在其他品牌争取了新增订单,确保公司整体营收能够稳健成长。

至于外界较为关心的关税问题,华利集团表示,对等关税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还有待观察。目前越南等国家与美国在积极沟通、谈判,具体的关税落地还需等后续的信息。目前没有出现客户因为关税大幅取消、减少订单的情况。

其次,以往关税都是由品牌客户(进口商)承担。目前大多数客户还没有与公司商讨关税成本问题。制造商的净利润空间有限,不同盈利能力的制造商面临的压力会有差异。第三,公司根据美国对越南、印尼的关税加征假定了不同情况,拟定了不同的应对方案,并与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

作为摘得中山首富桂冠的“鞋王”,张聪渊未来还会缔造怎样的商业传奇?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相关问答

我19年在东莞蓝思科技上班,十一月份自离了,问一下我原来住...

职工有以下12种情况可以支取住房公积金:1、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2、偿还自住住房贷款本息;3、房租支出超出家庭工资收入15;4、家庭...

长沙,会成为下一个深圳吗?

近年长沙发展飞快,发达程度甚至直逼宁杭这些沿海上流城市,也引来无数向往来长沙发展的各地人身为一个在长沙打工的湖南人,不理解:现在交通发达,湖北人在长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