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短视频: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 知情人讲述中超重庆足球队解散内情:投入超30亿,员工讨薪无果

小编 46 0

知情人讲述中超重庆足球队解散内情:投入超30亿,员工讨薪无果

本刊记者/刘向南

快手短视频: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 知情人讲述中超重庆足球队解散内情:投入超30亿,员工讨薪无果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支中超球队的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以下简称“两江俱乐部”)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繁华的洋河路段。5月18日下午,其大门口突然热闹起来:大门两侧及铁栅栏上都被贴上了白底黑字的巨型讨薪条幅。

条幅上的文字是:“为重庆而战义不容辞,欠薪两年青春不再”,“对得起重庆,对得起球迷,对不起家人”,“恳请社会各界帮助,保留重庆唯一足球火种,我们要生存,我们也要养家糊口,还我血汗钱。”

现场照片被人发布到网上,随即传播开来。

同一天,有两江俱乐部球员在新浪微博上贴出该俱乐部全体员工“致社会各界的一封信”,信中称,“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遭受着欠薪的情况,截至目前我们中被拖欠工资最多的已达16个月……俱乐部员工大都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很多人在下班后去送外卖或跑滴滴,刷信用卡或借钱生活……”

而到了5月24日,传出了令舆论哗然的消息:两江俱乐部宣布退出中超联赛,球队解散。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其实,早在这次两江俱乐部讨薪事件被公开、球队随后宣布解散之前,该俱乐部的欠薪与债务问题已持续了很长时间,它不是孤例,而是近几年中国职业足球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此类非正常事件的频发,折射出的是中国足球职业化道路亟待突围的困局。

公开化的欠薪事件

在两江俱乐部做行政工作的邵尚(化名)是老员工了,他也被欠薪。邵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整个俱乐部有做后勤、行政方面工作的人员100多人,梯队教练、球员和教练也有七八十人。所有这些人都被欠薪。做后勤和行政工作的被欠薪10个月,“一分钱都不发,”一些一线队教练被欠薪更多,“欠了约16个月”。球员方面,据邵尚介绍,有单个球员被累计欠薪1000万元以上,欠薪五六百万的也有几个。

“整个俱乐部的欠薪应该有5000万。”邵尚说。

在邵尚等两江俱乐部员工看来,他们之所以被欠薪,直接原因是两江俱乐部的母公司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当代集团”)不再投入,“也就是说,资方不想再往球队这里花钱了”。

公开资料显示,两江俱乐部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武汉前卫足球俱乐部,1997年整体搬迁至重庆,2000年由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集团”)收购,重新组建为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

邵尚回忆,那个时期的球队表现起伏不定,属于中下游球队,一度降到过中甲,然后返回过中超,又被降到中甲,最好的成绩是力帆集团刚接手就拿到了足协杯冠军。那个时期足球的投入还不是那么庞大,“每年力帆集团的投入几千万,球员工资也不像现在这么高,主力球员年薪也就一两百万。”在力帆集团时代,“从来没有出现过欠薪问题。”

2016年前后,因为力帆集团在财力上出现问题,球队对其负担很大,力帆集团决定把俱乐部转手。2017年1月,武汉当代集团入主,俱乐部更名为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该俱乐部股东有二,作为大股东的武汉当代集团占股90%,由于重庆洋河路上的训练基地所有权属于力帆集团,力帆集团占股10%。

2021年3月,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更名为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查询工商资料可知,该俱乐部股东至今仍是武汉当代集团和力帆集团,两集团持股比例未变。而该球队自2014年冲超成功,至今已在中超8年。

据邵尚回忆,在武汉当代集团入主该俱乐部后,前期虽然会经常出现不按时发放奖金,工资有时拖欠几个月的情况,但问题还不严重,到了2019年,就开始出现大幅度欠薪的情况了,之后愈演愈烈,直至发生这次公开讨薪事件。

张良(化名)已经在两江俱乐部做了8年后勤,他回忆,俱乐部拖欠薪水的问题早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8年底就开始出现了,2020年上半年,武汉当代集团曾把之前的欠薪补齐过一次,但在那之后,欠薪问题就更严重了,“表现在半年发一个月工资或者打白条,”一直持续至今。

就张良所知,该俱乐部一位球队的后勤负责人,由于俱乐部没有打比赛的钱,该负责人就自掏腰包垫付,给球队购买机票、安排酒店住宿,该负责人被欠总共约150万。张良本人,则是被欠12个月薪水以及2020年度10几万元的比赛奖金。

失败的股权改革

武汉当代集团入主两江俱乐部时,正是中国足球的“金元时代”,各俱乐部不计成本,大手笔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邵尚回忆,武汉当代集团刚收购了这家俱乐部,就大幅提高球员年薪,赢球奖也大幅提高。“举例说,在力帆集团时代,赢了一场比赛,集团给球队的奖金一般都不会超过150万,当代集团进来以后,赢球奖最低都是300万。”

在两江俱乐部员工张良看来,他所在的这家俱乐部只是一个“小本经营的球队”,之所以会出现当下这么严重的欠薪危机,一个主要原因是为当年的“金元足球”所累。“球员工资开得高,一签又是签几年,其中还有很多我们搞不清楚的隐形的东西,于是债务越垒越高。”

两江俱乐部签下的球员,年薪高的达上千万。“足球这个行业很特殊,签了球员后,如果不用他上场,还是要给他钱。比如,一个球员签的年薪是600万,他在这儿待了三年,只在下面训练,比赛都没打过,1800万照样拿。”张良说,“这种情况很多,债务就垒高了,资方也感觉签起来没用,就拖工资,不想给。”

两江俱乐部欠薪问题不是孤例,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该年度中超16家俱乐部中,就有超过10家存在欠薪。2020年12月,中国足协公布了有关各级职业联赛的一系列新规定,包括俱乐部中性名、俱乐部限支出和球员限薪。2021年3月,有关部门开始推进俱乐部股权多元化改革。

而两江俱乐部就是最早启动股权改革的中超俱乐部之一。2021年7月,重庆市体育局曾起草过一份《关于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股权改革相关情况的告知函》,就俱乐部债务清偿、股权改革等事宜进行说明。在这份草拟的股改方案中,重庆两江新区国企将持有俱乐部60%股份,武汉当代集团保留30%股权,力帆集团则以训练基地作价,保持10%股权不变;2021年4月30日前的各种债务,由武汉当代集团解决;2021年4月30之后的债务,将由各股东按持股比例分担。据媒体报道,在此之后,重庆两江新区的国企两江集团做出了3年投入1.5亿元的方案,首期5000万元资金也已打入两江俱乐部的账户。

邵尚等两江俱乐部员工曾非常期待俱乐部股改成功。邵尚回忆,在推进俱乐部股改过程中,有关方面曾成立股改工作组,2022年春节过后,工作组派人进驻俱乐部近一个月时间,但之后“就没有再来过了”。

“这应该是没有再继续往下谈。”邵尚说,“据我们了解,最后没能进行下去的原因,是武汉当代集团想把债务全部转到两江集团头上,两江集团不愿意。据我们所知,俱乐部现在至少欠债两个多亿,欠税也有几千万。”

宣布解散:中超再无重庆队?

其实,在5月18日公开讨薪之前几天,两江俱乐部的球员就已经停止训练了。这是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因为官方已经宣布,2022中超联赛将于6月3日开幕,比赛会在大连、海口、梅州三个赛区进行。

两江俱乐部本被分在海口赛区。5月20日,跟队的后勤张良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如果是正常情况,他们本要在5月27号进入赛区,海口方面的工作人员已经就后勤工作联系过他,他只能回话说“我没办法回答你们,因为现在我们球队还有没有都不知道”。

这不是两江俱乐部球员因为讨薪问题第一次罢训。在2021赛季中超联赛第二阶段进驻赛场前,因为被欠薪,两江俱乐部球员就曾罢赛。2021年12月5日,重庆市体育局和两江新区管委会的领导对球员们做赛区前的动员,《中国新闻周刊》得到的现场录音显示,他们希望球员们能在该月9号顺利进入赛区,能完成比赛并顺利完成保级任务,而就欠薪问题,他们承诺,开会次日就能有500万进来,以解决队伍运行问题,并且在当年12月内,有关方面主导4家股东单位,力求一次性补发完毕2021年度5月1日到12月份的欠薪,同时要求武汉当代集团在2022年2月之前,把其他所有债务全部清除。

在这个“动员会”之后,两江俱乐部球员重新披挂上阵。邵尚回忆,在该赛季,“我们球队不但是打完了比赛,而且成功把级给保住了。”但是,“动员会”上对于欠薪问题的解决承诺,一直未得兑现。

而到了2022年中超新赛季开始前,两江俱乐部球员与员工先以拉条幅、发公开信的方式讨薪,却未能得到有关方面的回应。5月20日晚,两江俱乐部官方微博发布了全体教练球员“致社会各界的公开信”,愿意自动放弃2021年4月30日前俱乐部拖欠的薪水,“只要俱乐部与我们签署2021年5月1日之后的欠薪按照一定比例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偿还的解决方案,我们就愿意为这家俱乐部为城市在中超战场上战斗。”但是,之后几日,这一声明仍没得到回应。

到了5月24日,两江俱乐部向“全体同仁”发布了“关于退出中超联赛及停止运营的通知”。通知说,2016年底,武汉当代集团斥资5.4亿元接手俱乐部,六年多来累计投入逾30亿元,然而受疫情和足球行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俱乐部已负债累累,无力再维持运营;自2021年初起,武汉当代集团和政府相关部门多次探讨股改工作,以期保留重庆职业足球的火种,然而时至今日,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股改工作未能如期推进,俱乐部债务不断增加,账户被冻结,员工生活极度困难;经俱乐部股东会慎重研究,决定退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并解散球队。

对于欠薪问题,该通知说,“将通过后期的诉讼追偿、债务回款、资产出售以及集团借款等方式,持续筹措资金,尽最大可能逐步清偿。”

而球队被宣布解散,对于俱乐部的一些员工来说,早有心理准备。5月20日,邵尚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就表示:“如果宣布解散,就在下周。用我们领队的一句话说,我们俱乐部就是住进ICU的病人,现在就差拔掉氧气管一个动作了。”

5月24日,《中国新闻周刊》就两江俱乐部宣布解散一事致电重庆市体育局宣传处,该处工作人员表示,俱乐部宣布球队解散,这是俱乐部自己的行为,不需要政府部门来审批;对于欠薪问题,现在政府部门也很重视,正在做相关工作。

两江俱乐部已是三年内被解散的第三支中超球队,此前,天津天海俱乐部于2020年5月解散,2021年2月,作为卫冕冠军的江苏足球俱乐部也停止运营,江苏足球俱乐部前球员讨薪的消息已多次成为舆论焦点,至今未了。

“不仅仅是江苏队、重庆队,很多球队都出现过这类欠薪、解散的问题,这是批量出现的。”一位21世纪初曾在国家队任科研教练的足球界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时候,就需要反思一下职业足球的路,这个职业该怎么搭建,是要缩小规模,在一个小的环境里去想怎么降低成本,让它良性循环,还是打破体系,半职业半专业,回归一下再往前走。但是不管怎么走,不能任它再这样走下去。这需要进行整体谋划,需要大魄力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半年亏损超9亿元,尹明善曾经的接班人也辞职!力帆汽车何去何从?

快手短视频: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 知情人讲述中超重庆足球队解散内情:投入超30亿,员工讨薪无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琳 摄(资料图)

8月22日晚,力帆股份(601777.SH)对外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1.78亿元,同比减少13.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47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约1.25亿元。

半年亏损超过9亿元,让力帆股份不得不“紧张”起来。按照力帆股份的说法,接下来将对公司业务发展重心进行调整,摩托车排在第一位。相比之下,曾被力帆创始人、原董事长尹明善寄予希望的新能源汽车业务降至第二位。

与此同时,曾被引入力帆发展乘用车业务的力帆副董事长陈卫和力帆总裁马可也同时辞职。从两个月前的“2018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被终止,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地位下降,力帆频繁举动背后暗藏深意。

摩托车地位上升至首位

做出调整业务重心这个决定,与力帆今年摩托车业务的表现有关。力帆股份发布的6月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力帆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销量分别为3万辆和4万辆。相比之下,传统乘用车累计销量约2.08万辆,同比下滑62.55%;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257辆,同比下滑60.66%。

作为一家以摩托车起家,随后转战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力帆股份此次战略调整将摩托车业务放在首位,不得不引人遐想。这与当初尹明善为接班人所定下的“要坚定不移转向新能源”目标越来越远。

2015年,力帆股份发布总额52亿元的“史上最大”增资方案,希望借此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后,尹明善甚至现场喊话股东,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增资方案。

随后在2017年初,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控股)甚至突然将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90%的股权出售给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仅保留10%股权。彼时,有观点认为,力帆控股之所以出售力帆足球,意在转战新能源汽车。

根据力帆股份财报,力帆控股在2009年净利润开始超过3亿元,2010年时的净利润达到4.4亿元,此后力帆控股的净利润一直在3亿元到4亿元之间徘徊。2015年,由于在新能源等领域的投入增加,力帆控股的净利润缩减至1.1亿元。

曾经的接班人离职

如今突然将新能源汽车放置第二位,力帆意欲何为?这还要从两个月前力帆股份突然的一个决定说起。

6月4日晚间,力帆股份宣布决定终止“2018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这意味着,力帆股份在发布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2018年)》中所说的“拟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1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24.8亿元资金”计划流产。按照力帆股份当时的说法,这些募集资金将被用于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以及偿还银行借款。

随着“2018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终止,力帆的新能源汽车梦似乎也破碎了一半。《预案》终止申请前,力帆股份第一大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

“一边是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一边是大股东减持,力帆股份的这种做法不免让投资者浮想联翩。”汽车行业证券分析师曹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力帆正在走下坡路。

除了交出亏损超9亿元的半年报外,力帆股份还公布了多项人事变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陈卫和马可。

尹明善曾在退休时,向外界宣布时任力帆执行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陈卫将是未来力帆的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陈卫毕业于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当时陈卫加入力帆,是考虑到他有海外工作和求学背景,以及在车联网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会对力帆未来的转型有一定帮助。陈卫甚至被尹明善称为“海龟”,说他是“从天上飞来的”,足以见其重视程度。

另一位离职的高管马可,33岁就担任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未来他将在让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项目更好地落地上花更多功夫。随着陈卫和马可的离开,力帆的乘用车业务又将何去何从?

正式更名重庆当代力帆俱乐部,蒋立章的海外足球资产落地山城了

重庆当代力帆俱乐部新Logo。

1月5日上午,山城嘉陵江畔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力帆集团和当代集团时隔5个月后再次在媒体面前同台。

这个场景上一次出现,标志着中超重庆力帆俱乐部和西甲格拉纳达俱乐部达成战略合作,当代集团获得重庆力帆的经营权,而这一次,是正式宣布当代集团以5.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拿下重庆力帆90%的股份,取代力帆集团成为俱乐部控股方,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也正式更名为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

从这一天起,重庆足球的代表人物、掌舵重庆力帆俱乐部长达17年的尹明善正式退出了中国足球的历史舞台。而背靠当代集团的双刃剑体育创始人蒋立章,如今又添加了自己的头衔——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开启了继入股NBA森林狼队、西甲格拉纳达俱乐部之后,在国内的体育产业布局。

为什么正式转手拖到了现在?

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去年7月当代集团之所以只拿下了俱乐部运营权,是因为尹明善想要考验对方的决心和能力。这可能是因为他曾经差点在同样的交易中吃了大亏。

尹明善想要转让重庆力帆的想法早在2014年底球队重返中超后,要求当地政府加大对俱乐部的支持力度被拒时就产生了。

2015年年初,重庆力帆一度与北京华夏国瑞足球俱乐部无限接近,甚至准备以华夏国瑞参股的重庆昌盛来命名俱乐部。据界面新闻报道,当时转让价格仅为2000万元。知情人士透露,华夏国瑞意图以超低价买进,再找金主把球队高价卖掉。当时中国足协没有通过这笔交易的审核,导致转让搁浅。尹明善则又为重庆足球坚守了两年。

懒熊体育曾了解到,包括城市足球集团、上海游族网络在内的数家公司都曾有意重庆力帆,但最终尹明善选择了蒋立章,这是因为尹明善和蒋立章在俱乐部发展理念上不谋而合。尹明善一直希望接手者能够留住重庆足球的根,他在接受懒熊体育采访时说,“选择蒋立章是因为他们喜欢足球,而不只是赚钱。另外,蒋立章国际化,买了森林狼和格拉纳达,我和他们很投缘。蒋立章不仅让我放心,更让重庆放心。”

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这次,尹明善没有选择急于出售俱乐部,但从7月底参与俱乐部运营至今,当代集团所交出的成绩单更加坚定了尹明善交出整个俱乐部的决心:8月初双刃剑体育聘请了川渝足球的代表人物姚夏担任俱乐部总经理兼领队及中方教练组组长,直至赛季结束只输了一场球;接手时俱乐部排名联赛第11位,徘徊在保级区附近,赛季结束名列第8,提前完成了保级任务。

尹明善开玩笑地打趣:“这半年就像是在谈恋爱,而现在终于结婚了。”这半年的谨慎,让他实现了从当年差点以区区2000万元贱卖俱乐部,到换来5.4亿元的丰厚回报。

而蒋立章在这半年则一刻也没有停止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诚意。进入12月,当代集团加快了步伐,不仅有条不紊地执行着足协注册、法人变更等工作,还已经开始布置新赛季的准备工作,比如郭光琪被请来担任俱乐部副总经理兼领队,国家队助理教练常客区楚良也已经以管理层身份加盟,这则消息姚夏已经和懒熊体育证实。

力帆集团为何要走,当代集团又为何而来?

2000年,尹明善斥资5580万元收购了重庆前卫寰岛红岩足球俱乐部,就此组建了重庆力帆俱乐部。彼时重庆力帆公司年营业收入在20亿元左右,利润有3亿多元,而一支足球俱乐部的年投入在3000万元上下。

如今的中超,2015年俱乐部平均投入达到了2.5亿元,运营成本暴涨了近10倍。但是反观力帆集团去年9月关于2015年年报的更正公告,公司净利润3.54亿元,和16年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此时,尹明善自己也承认,将公司的大部分利润投入到赚钱困难的中国足球,显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论个人资产,尹明善的钱当然还够俱乐部再烧几年,但球市的泡沫之后会增长到什么程度,谁也拿不准。更何况,力帆集团的经营正在面临更大的挑战:国内汽车、摩托车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环保压力持续增加,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引发的汇率增幅也抑制了出口。已经79岁,为重庆足球付出17年,整体投入7亿多元的尹明善,选择了最合适的时候退隐足球江湖。

1981年生人的蒋立章,则或许正迎来自己的巅峰。2015年,他的体育营销公司双刃剑体育作价8.2亿元被上市公司当代集团全资收购,蒋立章也成为了上市公司当代明诚的第一大自然人股东。去年6月,蒋立章以个人名义收购NBA明尼苏达森林狼队5%的股份。同月,西甲格拉纳达官方宣布,蒋立章与吉诺-波佐达成协议,完成股权交割,双刃剑体育成为格拉纳达俱乐部的第一大股东。

蒋立章之所以看中了格拉纳达俱乐部,除了讲究和该俱乐部原主人波佐的缘分,还因为这支球队的经营模式以球探系统著称,善于培养年轻球员,以较为经济的方式维持俱乐部运营,在成绩上的上升空间大,这符合双刃剑体育的预期和需求。而出资收购重庆力帆,同样是处于运营成本较低的考虑。

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董事长蒋立章

蒋立章并不会为当代力帆俱乐部在引援上烧钱,也或许并不指望它在短期内达到国内顶级的水平,只需要它能维持住中超的地位,成为自己国内体育版图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可以了,这能使得自己扩大体育行业话语权。蒋立章告诉懒熊体育:“过去十多年,我们做的是B2B的中介经纪生意,想搞定双方,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虽然做了很多成功的案子,但蛮辛苦。如今借助资本市场,我希望能打造行业的话语权,进入产业的核心地带,通过一系列收购打造自己的核心资源,这样自己的业务也有了一个逻辑性。”

如今拿下国内的足球俱乐部,蒋立章终于可以把国外投资的成果反哺到中国足球上了。他希望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足球环境和规律的道路,避免重走张稀哲在狼堡和张呈栋在巴列卡诺无法上场以及融入球队的弯路。

刚刚控股格拉纳达的时候,蒋立章就曾经告诉懒熊体育,会有中国球员过去,希望打造一个俱乐部的“管家式服务”,“要有专门的团队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他们自己被动式成长,从教练到生活,以及跟其他球员的沟通,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如今,外界可以更加期待格拉纳达和重庆当代力帆的协同作用了。

在新闻发布会上被懒熊体育问及之后两个足球俱乐部具体的合作措施时,蒋立章透露了一些近期的计划,比如在1月份将率领当代力帆俱乐部全队赶赴格拉纳达俱乐部拉练和比赛,和格拉纳达俱乐部一起欢度春节等等。

立足保级,青训为先

当下中超半数球队都是资力雄厚的房地产公司撑腰,即便当代集团和力帆集团联手,想要和中超豪门抗衡也绝非易事的,蒋立章也暂时无意和他们在战绩上一争高下。“当代力帆不想做土豪,资本固然很重要,但资本不能傲慢。”这是当代集团对待中超烧钱的态度。

不想烧钱,在稳住中超资格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青训体系,这是当代力帆俱乐部最现实的打算,蒋立章多次强调了这点。

今年冬季转会窗口各家将内外援价钱和级别再次疯狂地拔高之时,当代力帆只是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引进了上赛季中超艰难保级的辽宁宏运队老将郑涛、中甲艰难保级的大连超越队刘欢、中甲降级队湖南湘涛队的杨柯。蒋立章透露,除了还将引进一名门将之外,这个冬窗球队应该不会有其他动作了。虽然引援力度很小,但他强调,球队接下来每年在青训上的投入定是一笔巨额开支。“尊重科学规律,用可持续发展的心来办足球”,这是他提及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蒋立章在新闻发布会上为新援送上球衣。

在青训成果成熟之前,当代力帆要如何在低价引援的前提下维持住中超球队的身份,这就要考验俱乐部的管理层了。对此,俱乐部总经理姚夏告诉懒熊体育,球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着,新赛季大家可以对俱乐部的管理创新拭目以待。

此外,以体育营销起家的蒋立章,不忘在推广俱乐部品牌上下一番功夫。新赛季俱乐部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球队形象,比如要经常把球队大巴开进重庆市区所有美女和火锅聚集的地方,和市民互动。

从拿下格拉纳达,到入主重庆当代力帆,让海外足球资产落地国内形成产业闭环,蒋立章只花了6个月的时间。2016年令人叹为观止的出手速度,让人猜不透蒋立章和当代集团2017年又会有什么新动作。

或许他们在完成足球布局之后,已经在开始考虑篮球了,既然已经入股了一支NBA球队,那么落地CBA球队,为什么不呢?

上一篇快手短视频:埃里克森教练:埃里克森国际教练是心理学吗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