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小编 23 0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坏土豆联盟 作品

撰稿:野魔芋

心游于艺、道不远人

首发 坏土豆不哭 ( iamhtdou )

第一部分:清教徒和女权联手,禁酒的初衷

第二部分:反向禁酒,美国人喝酒量反而增加了50%

第三部分:高度白酒威士忌竟然是药品?

第四部分:禁酒历史就是黑帮发展历史

第五部分:禁了个寂寞,国会里都卖私酒了

第六部分:美国人终于被禁酒令烧坏了脑子

1920年1月16日,这天上上下下的美国人,行色匆忙,大包小包忙着运酒回家。

因为第二天就是禁酒令生效的日子。

美国搞出禁酒令的发起人主要是一群清教徒,至于原因嘛,跟他们来美国的初衷有一定关系。

清教是英国宗教改革时候,分出的一个新派别,他们认为天主教和新教不够纯粹,没有完全按圣经来。

但他们的主张跟英国的大趋势不符,不受人待见。被不断排挤的他们决定离开英国,去北美建立一个干净纯洁的清教国度。

1620年,一艘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货船载着102名乘客,从英国开向美国。

这艘船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号,船上的主要乘客是35个清教徒,剩下的都是雇来的工匠和仆人。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五月花号在海上漂了66天,一路上的生活条件非常差,整船人的吃喝拉撒、晕船呕吐全在一起,污浊不堪。

上岸之前,为了防止在新大陆大家乱来,船上41位成年男子签署了一份《五月花公约》,大致的规定了一下行动准则。

这个公约后来成了美国宪法的萌芽,而这35个清教徒则成了美国文化的起源和代表。

这批清教徒都是土生土长的欧洲白人,他们教义表面上 是反对奢华、纵欲、享乐,追求一种理想化的修行,类似于那种苦修者。

备注:关于虚伪双标的清教徒,在「感恩节,为了爱和正义的反人类罪行」中专题写过,有兴趣可以查阅。

所以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酒,因为喝酒伤身,喝酒闹事,酒是犯罪和贫穷的根源。

圣经也上说: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

到19世纪的时候,美国工业化、城市化齐头并进,1500万的外来移民来自东欧、中欧和南欧地区的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本身就爱喝酒……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和文化都已经大大超越了英国,美国白人,尤其是清教徒的道德荣誉感爆棚,认为自己才是上帝「忠诚」的信徒。

他们最看不惯美国那些大街小巷的娱乐场所,尤其是酒馆,里面的人收入低、素质差、行为粗俗。

也就是1830年左右,美国的人均烈酒消费量是一年7.1加仑,也就是26.8升,换算过来就是43斤的样子。

当时的美国妇女和奴隶基本上没有不喝酒,所以美国成年男性的饮酒量更是相当恐怖的。

要是没有酒,简直就活不下去了。

1833年,纽约监狱关押的男犯人,600个里面,581都喝酒,200个属于严重酗酒……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清教徒和他们的后代们很不爽,认为他们理想中的美国文化受到了冲击.

通过上百年的剥削黑奴和屠杀印第安人,这些上帝的使者们不断奋斗,已经成为了美国的中上阶层,在各个领域都有话语权,他们决定联合起来通过道德立法,强制捍卫自己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只许他们杀人,不许底层喝酒

1826年,一批传教徒在波士顿成立了美国禁酒促进协会,一年之内建立了172个分会。

1836年,又成立了反酒馆联盟,主要活动方式游行和示威。

这群清教徒的影响力有限,为了扩大影响力,他们拉拢了美国搞女权运动的妇女。

在1920年时,美国社会也是男强女弱,妇女没有话语权,在宪法中都没有公民权。

男性去工厂干活,女性在家做一些家务活或者补贴家用的私活。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但是美国男人挣的钱都花在酒馆里了,美国工人年收入200-400美元,而一瓶最便宜的威士忌也需要5美元。

一个月怎么也要喝个3-4瓶,一年下来一半的工资没了。

这还不算赌博、出轨、吸毒这些,钱基本上剩不了多少.

每次还烂醉回家,又打又骂,严重影响家庭和谐。

这群教徒看到美国妇女急切改变家庭地位的需求,开始拉拢他们。

成立了基督教妇女禁酒联盟,天天给他们讲禁酒的好处:

只要禁了酒,你老公下班就能按时回家......

喝酒钱也省了,你也不用挨打了......

家庭地位就平等了,你们就能翻身做主人了……

越听越有道理,美国女权开始坚定的认为酗酒是造成家庭和谐的凶手。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但是,单说喝酒不好就直接禁酒,好像理由太单薄,毕竟还有很多很美国人不是清教徒,比如黑人。

所以他们必须要找一个宏大有说服力的借口。

机会来了,一战爆发了,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两国一下成了敌人。

德国一下就撞到了禁酒的枪口上。

因为清教徒们发现,美国的酿酒师、酿酒厂很多都来自德国和意大利,那现在禁酒就是爱国啊。

再一个,酿酒最费的就是粮食,打起仗来,哪有那么多粮食让那些酒鬼喝?

这个时候推动禁酒法令,岂不是一箭好几雕。

把酗酒的恶习禁了,把粮食省下来了,把妇女家庭地位提上去了。

议员们一听,对啊,有道理啊。

于是1919年1月,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就通过了,规定在合众国领土内,不能制作、销售、运输、进口、出口致醉类饮料。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为啥通过的这么轻松了,因为早在这之前,1916年美国已经有很多个州逐渐开始禁止酒的买卖。

生米都已经煮糊了,国会顺水推舟同意了。

而发挥了重要战斗力的女权组织,在禁酒令颁布8个月后,也成功拿到了选举权。

过了几个月后,详细的规定出台,「伏尔斯泰得法案」直接把致醉类饮料的酒精含量定在了0.5%。

简直不给喝酒人活路,就算是啤酒也才3-12%的酒精含量。

咱们喝的醪糟都有1%-3%的含量,按标准敢卖这个都违法,是要坐牢的,0.5%直接给美国人整无语了。

法案说了,制造、售卖、运输超过0.5%的酒,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禁酒令于1920年1月17日开始实行,所以才有了开头那一幕囤酒的画面。

为什么能囤酒呢,这法案也挺搞笑的,禁止制造、售卖、运输、聚众喝酒。

但丝毫没提喝酒的事,也就是不让买,不让卖,不让聚众喝酒,但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犯法

估计,美国人的逻辑是从源头上切断,但实际上是免费给空子让那些喝酒的人钻。

在禁酒令生效之前的时间里,是可以生产购买的。

禁酒令颁布到实施中间隔了2个月,全美国上下,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在做一件事情:囤酒。

区别只是穷人按箱买,富人按吨买,实在很有钱的直接买下酒庄。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1920年1月16日,一群美国议员在一起举行最后一次合法的酒会,其中一个议员说:

今晚,是美国人个人自由被剥夺的前夜。

当这群人从烂醉中清醒过来时,美国的禁酒令正式开始了。

从1920年到1933年结束,美国的禁酒令持续了13年零10个月。

效果怎么样呢?如果按美国人的逻辑来说,效果非常好。

因为市场上的酒类消费暴跌90%。

其实,这就跟特朗普说:

我们确诊多,是因为我们检测多。

道理是一样的,美国还是在自欺欺人。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实际里,禁酒期间美国人喝酒量反而增加了50%

为什么呢?这就跟禁书越禁越想看一样,偷偷摸摸喝酒比光明正大的喝不是更刺激嘛。

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美国禁酒令漏洞百出,到处都是空子,搞得那些人不钻都不好意思。

第一个Bug:只禁酒,不禁原料。

于是啤酒厂来主意了,先卖麦芽和啤酒花,这两个东西都不含酒精,卖的时候备注这是烹饪原料,完美躲过审查。

然后,啤酒厂再卡着0.5%的标准,生产了一种都不能叫酒的啤酒,并且附带一张说明:

注意,千万不要这么做,千万不要把麦芽和啤酒花……

不然你会搞出高度啤酒,这是违法的,后果自负……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这波操作,厂家和卖家都心领神会,结果就是大家光明正大的钻空子。

该卖的卖,该买的买,回家自己慢慢酿,虽然品质差,但总比没有强。

葡萄酒厂一看:卧CAO,这也可以?

转身就开发了一种浓缩的葡萄汁砖,然后搭配酵母一起卖,同样在包装上温馨提示:

千万不要把这些东西加入到一加仑的水中,再密封20天,否则他就会变成葡萄酒……

加州的酒庄从700家骤降到100家,全美的葡萄酒产量从5500万加仑减少到3.5万加仑。

但是葡萄园十年间种植面积却扩大七倍,到今天都是葡萄酒业的最大州。

因为大家都去做浓缩葡萄砖了。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这还远远没完,不是所有人都爱喝这种低度数的酒,有的美国人就喜欢刺激的。

禁酒的第二个Bug:错把把烈酒归为药品

比如威士忌,这是一种烈性蒸馏酒,跟白酒一样。

棒槌美国人肯定是不会向中国老百姓一样自己研究烤酒了。

这么烈的酒,直接是特殊的管制药品,因为英国人之前就把这玩意当一种药水用……

而在美国的禁酒令里,合法科研和医疗用酒是不禁的,威士忌的定位恰好是药品,允许医生开给病人。

不用想,这就不得了,美国大街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酒鬼们天天往医院跑。

威士忌突然成了一种万能药水,牙痛、流感、发烧、脚气、拉肚子,什么都能治。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1921年-1930年十年里,芝加哥的药房七个月开出了30万份处方,全美国的药房开出了四千万美元的威士忌。

芝加哥一家叫沃尔格林的药店,1919年只有20多家分店,靠着开威士忌处方,10年后分店开到了525家。

现在全美超过7000家店,成为了美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

但是美国规定,每个人每十天只能购买1品脱的药用威士忌,差不多就是每十天可以买一斤酒。

去药店买酒对于十天半个月没喝酒的人,解解馋还行,嗜酒如命的酒鬼这点量,一天的都不够,怎么办呢?

发动全家亲戚朋友去药店看病买威士忌。

还是不够喝怎么办?

找私酒贩子买,这些民间化学家利用自己浅显的化学知识,瞎勾兑了一些酒精。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但是这些酒鬼无所事事,又没啥工作,没有钱天天买。

那就只剩一条路了:偷,偷什么?偷工业酒精。

禁酒的10年里,美国的工业酒精都要失窃了5000万加仑,一加仑大概差不多八瓶矿泉水的量。

美国政府都被偷傻了,脑子一热又想出了一个奇葩手法:

爱偷是吧,行,我在里面加些化学物质,只要你不怕死,喝得下去,随便偷吧。

为了喝酒,这些酒鬼开始恶补化学知识自己提纯。

美国政府被杠上头了,酒精里掺入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花,把净化的难度越提越高。

1927年,一位化学家专门买了很多私酒化验分析,结果惊呆了,真的是啥都有:

甲醇、菎、蒽、煤油、马钱子碱、古柯碱、汽油、苯、镉、锌、汞盐、尼古丁、乙醚、甲醛、氯仿、奎宁、丙酮……

这些东西有一些不是美国政府加的,加成这样,酒精都没法用了。

古柯碱,尼古丁,奎宁,马钱子碱都是倒卖酒的人加的,为了制作出多样的药酒,喝起来更兴奋、更刺激,更补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结果遭重的就是那些酒鬼,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他不敢加的。

所以那个年代美国成年男性健康问题很突出,是10年前的35倍。

各种失明、残废、四肢麻痹、奇奇怪怪中毒病症。

1926年的纽约市的数据,就有约1200人因喝到这种酒而致病,约400人身亡。

整个近14年的禁酒令时期因为喝酒中毒而死人超过1万人。

我严重怀疑美国人越来越反智,就是当年假酒喝多了,脑子喝傻了……

但是往酒精里掺东西的习惯被美国人发扬光大了,什么果汁、饮料、白酒、冰块都往一起兑,兑出了五颜六色酒。

现在这类酒叫鸡尾酒。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而那些加料倒卖私酒的人,其实不单是酒鬼,他们的正式名字叫黑帮

禁酒令之前,他们还叫黑恶势力,每天搞得都是坑蒙拐骗偷的暴力犯罪,又危险收益又不稳定。

一开始,黑帮还没反应过来倒卖私酒,他们主要是为一些私人酒馆当安保。

后来发现酒馆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于是搞起了酒业。

黑帮走私酒是有民意基础的,深受美国老百姓的爱戴,这不比杀人抢劫强多了!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除了老百姓,政客也喜欢啊,他们也爱喝酒啊,还得靠黑帮提供酒,双方不知不觉就开始合作起来,里应外合。

禁酒令出来之后,这群黑社会实现了产业升级,靠走私酒锻炼了组织能力。

建立了遍布全美的经销网络,积累了转型经验,为成为黑帮,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芝加哥黑手党老大阿尔·卡彭,就是靠卖私酒混起来。

卡彭的众多小马仔后来都是墨西哥与南美洲的赫赫有名大毒枭。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卡彭和自己儿子的教父—强尼·托里奥,简单理解就是他儿子的启蒙老师,这两人合作收购了6家酿酒厂。

并跟芝加哥第二大黑帮爱尔兰帮派合作,创立了芝加哥最大的非法制酒集团。

卡彭坐在家里每天收入5000美元,是20个工人一年的收入。

有钱之后,又用钱贿赂了芝加哥市长。

一部芝加哥禁酒历史,就是一部芝加哥黑帮发展史

美国谚语说得好:没有禁酒令,芝加哥就不会成为芝加哥。

一开始,美国政府还打击私酒很认真,天天派搜酒队去街上晃荡,收来的酒都全都倒进下水道。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后来,喝酒的人越来越多,实在抓不过来了。

禁酒令期间,美国政府共逮捕了约50万人,其中30万人被判刑。

从加拿大走私进来的酒更是挡不住,靠近五大湖的伊利诺伊、爱荷华、威斯康星三州,天天都有人划着船往美国运酒。

私酒进入芝加哥后,执法警员一共134人,60%都参与走私,想管都使不上力。

后来州政府直接撂挑子不管了,比如马里兰州、纽约州直接反对联邦禁酒令,也不执法,其它州也陆续跟进。

打不过就加入他们,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喝酒,多不好。

查酒的特工,白天装装样子,晚上跑到地下酒馆喝几杯酒放松放松,到后期,直接明目张胆的像酒馆收保护费。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至于上级联邦政府,他们也没空管,因为他们自己内部也也忙着卖酒、买酒。

1920年,George Cassiday在众议院开了个店。

每天早上各大议员都会到他自己位于地下室办公室来买酒,他们还是当年禁酒令的支持者。

签订禁酒令的议员大人们,十年间从未缺酒!

1925年,国会警察封了他的店,但是很快参议院又开始卖酒了。

连支持禁酒运动的美国总统哈丁,经常出入夜总会抽烟喝酒,酒库里从来不缺酒。

美国南辕北辙本来为了禁酒提升社会风气,提升老百姓健康,结果假酒把人喝傻了,黑社会也起来了。

禁酒,禁了个寂寞!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1930年,Cassiday终于被抓进去了,被抓后给 华盛顿邮报 写了六篇连载,把国会山里的交易抖得干干净净。

这一下炸了锅了。

本来30年代,经济大萧就怨声载道,上上下下开始游行。

要求开放酒业,让他们喝上正规的美酒,缓解他们紧张忧虑的心情,唤起他们对新生活的渴望。

政府也想把酒业一年5亿美元的税收从黑帮手里拿回来,带动酒业的发展,刺激经济

这六篇文章基本上成了第十八修正案废除的导火索。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美国禁酒期间, 哈丁当了2年总统,人没了。

换了内向沉默的柯立芝顶替,之后又换了打工总统胡佛。

这3位总统恰好都是共和党,连续执政3届,民主党早就等不及了。

1933年,反对禁酒的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把废除禁酒令放进了竞选纲领,成功当选总统。

一上任,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罗斯福直接废除了禁酒令。

第十八修正案,也成了美国史上唯一一条被废除的宪法修正案。  

禁酒令的失败,其实是美式民主的典型代表。

就是用少部分人的意图和道德评判标准来代替整个国家的决策。

美国政策的出发点,为的是一群人的利益,而不是全美国人的利益,在美国是没有人民这个概念的。

他们所说的美国梦,只是少数人有话语权的人强加于美国底层的错误决策。

这样搞,只会浪费资源,不但事情搞不好,到头来还只会越来越鸡毛。

当然,美国这样搞,还有一个副作用,20年后,西方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自由经济学派的代表、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佛雷德曼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毒品合法化!

为啥呢?你看美国禁酒,结果越禁越多人喝,不禁酒了反而喝的人少了。

为什么毒品那么贵,为什么会有黑社会?

是因为毒品没有合法化啊,毒品没有合法化,就只能在私下里进行,结果本来应该很便宜的毒品,卖到了天价。

罂粟的成本难道高吗?不高啊,就是因为政府管不应该管的,结果价格越来越高,最后从原材料到成品,价格上涨了100倍。

如果政府放任毒品不管,价格马上就会跌到1美元都没有,价格跌了,毒贩无利可图,自然就不会有制毒贩毒的渠道,毒品生意就萧条了啊。

备注:佛雷德曼的奇葩观点在「公知有多强大?优秀的国家是怎么被公知摧毁的」一文中专题写过,有兴趣可查看。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佛雷德曼影响力极大,里根经济学就是源自于此。

美国人一想他的话,有道理啊,太有道理了!

于是,今天的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毒品消费国,全球60%的毒品流向了美国,街头巷尾到处是瘾君子,南美很多国家啥都不干了,专门给靠给美国提供毒品挣钱......

看来,禁酒令期间美国人疯狂的喝酒,加上政府拼命的往酒精里面掺东西,终于让美国人把脑子喝坏了,造成了永久不可逆的伤害......

为提振社会公共秩序与治安,英国开始严禁在公共场合饮酒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为提振社会公共秩序与治安,英国政府计划于27日颁布最新的“禁酒令”,禁止公民在车站、纪念碑一类公共场所饮酒。

欧洲禁酒令 对毒品大开绿灯的美国,为啥会颁布禁酒令?

据英国《太阳报》25日报道,苏纳克政府的最新政令是对英国现行治安管理法律的一次重大调整,它主要针对英国街头小混混的反社会行为。除了限制在公共场合饮酒外,最新政令还将对不法行为追加一系列即时处罚:比如它允许执法人员对醉酒肇事者当场处以罚金、并追加药物测试。如肇事分子还存在破坏公物、胡乱涂鸦等不良行为,那么必须在被抓后的48小时内返回“作案现场”进行清理与修复。媒体提醒,即便是随手丢垃圾、扔烟头和吐口香糖这类较为轻微的不文明行为,也会遭到治安处罚。

政令生效后,政府还将为执法机关追加拨款,以便各单位可以加强巡逻防控,并针对社会小帮派、小团伙易于聚集的区域增派人手。

据《太阳报》称,苏纳克将公共场合饮酒这样的“小恶”视作通往极端犯罪的必由之路,因此早在他当选之初就承诺给执法机关、地方政府机构赋权,让不法分子以“快速且直观”的方式受到惩罚。在英国媒体看来,这一最新政令是1998年布莱尔政府《反社会行为令》的翻版。(刘皓然)

欧洲杯期间冲突不断,法国政府颁布禁酒令

欧洲杯举办第3日,法国当地的安全问题继续发酵。在欧足联发布声明警告英格兰和俄罗斯两国足协之后,法国政府也采取措施,宣布欧洲杯期间公共球迷区禁止提供酒精饮料。

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弗说:“我已经要求采取所有必要措施,禁止比赛日期间购买、销售或者运输酒精饮料的行为。”

禁酒地区包括球迷活跃的公共场所、商店以及流动摊位。同时,当地的高级官员有权禁止酒吧、咖啡馆提供酒精饮料。这是因为在球迷冲突中,酒瓶通常被会被当作酒精炸弹。

欧洲杯开赛后,马赛已经发生了多起暴力事件,尼斯也发生了当地青年攻击北爱尔兰球迷、波兰球迷的事件。

周六英格兰和俄罗斯的比赛赛后,双方球迷冲突造成至少30人受伤。而本周日,德国和乌克兰的足球流氓之间也发生群体冲突。

(Ka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