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多年后,你们的班花过得怎么样?
我高中时的班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才30岁,真是令人惋惜。
去参加她葬礼的时候才知道,她父母都已经七十多岁了(我们的父母那个时候,一般都是五十五左右)。白发人送黑发人,有种说不出的凄凉。
在葬礼上,和同学们聊天才知道,原来班花已经病了一年多了。本来在年初的时候,已经好了很多,当时班花还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发微信说,让她们给自己介绍男朋友呢。
结果,就过了两个月不到,就突发肺内高压去世了。
听说,之前班花也交过男朋友,但是自从有病了之后,男朋友跟她分手了,之前的追求者也鲜有联系了。
真是世态炎凉啊。
最后,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不管自己长得美与丑,能够健康的活着,孝敬父母,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我毕业已经快7年了,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是班花,怎么样才算班花呢,指的是同过班的,还是每个年级的?😂。我小学三年级毕业,那时候啥是班花我也不懂啊,关键现在路上遇到的都可能不认识了,这么久了所以我只能说,对于我来说什么班花啊,同学聚会啊,老同学聚餐啊,那都是不存在的,曾经跟我一起读过三年级的,现在在哪我都不知道,而且有谁跟我同过班的我也不知道,所以对于我这一累没有文化的人来讲,那些不要管人家过的怎么样了,还是多抽些时间去赚钱,多陪陪家人老人,有些老长辈小时候很疼你,但是别为了挣钱,工作忙,或者有自己的事而忽略了他们,毕竟老人的心灵是很脆弱的,然而我认识了一个很有钱的人,他有一个爷爷,父母因意外而在他9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是爷爷从小把他带大的,然而是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陪伴老人,给他顾了一个保姆,每天照顾有加,每个月大把的钱寄回家里,但是这些有什么用?老人需要的是陪伴,因为人的年纪大了,没有啥可追求的,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小孩可以多陪陪自己,直到有一天白忙之中的他,接到了保姆的来电,老爷爷因为在洗澡的时候在澡堂摔了一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就已经没有了呼吸,至于是因为什么病因我也就不清楚了,他爷爷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它的孙子,最后跟保姆说了几个字。。。。
听说令在场的护士们都哭了,我的朋友干回来的时候,哭的撕心裂肺的,整整3天没有闭眼没有吃饭,在灵堂守着他爷爷,下葬那天下起了微微的小雨,因为那时的他伤心欲绝疲劳过度而晕厥,在我心哩也只能默默的说着,无论在什么时间,能做到尽量做到多陪陪自己的老人,妻子以及孩子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追求,钱,是挣不完的,亲人如果没有了,就真的没有了,人生前,没有好好的陪伴,以及关心,死后不管你多么伤心难过,都是无法弥补的!
在这里祝大家合家幸福,没事经常一起聚聚我认为的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回亲情,父母才是我们的擎天柱。 我还记得以前每当父亲节,母亲节这些一类的节日朋友圈那些到处都是跟什么像全世界宣称你多么有孝心一样,有时候我觉得还真是应了那么一句话
网上孝子特别多,可惜你妈不上网
假如真的有这份心,请各位朋友用真实的行动去证明,陪伴是最真诚的告白!
谢谢邀请啦。现在还在上大学,至于这个问题我先来谈谈我高中班的班花吧。
我和她关系很好,属于那种无话不说的闺蜜关系。她现在单身,朋友都会问:长这么漂亮并且追求你的男生不在少数,为什么不谈恋爱啊?她属于那种比较有想法的女生,家境也很不错(谈到这里两行清泪啊,上帝为什么这么不公,为什么人家长得漂亮还有才华),问到这个问题经常说:还没有遇到自己想要交往的人,不想谈恋爱后反而拉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还不如一个人过现在的生活呐。她现在在北京读一本,经常会去图书馆,自己平时也在兼职,自己的花销尽量会靠自己努力,自己就是比较想独立,将来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够留在北京,因为这里虽然竞争大但是机会也挺多的。家里给的生活费多半去学一些小语种和其他的才艺,总之我觉得她没有用别人的眼光来限制自己,并且让自己努力变得越来越好。
每次想到她,我都觉得很美好。一定要记住,外表可能在这个社会很重要,但是这东西和内在一比较起来,内在永远是第一位的。当然她现在有足够的资本去谈恋爱,去玩乐,但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呢?
我觉得她是个真正懂生活的人,以后也会越来越好。
年羹尧为什么失宠?
年羹尧为什么失宠,原因很简单,雍正要集中皇权,恰巧年羹尧、隆科多这对重要左膀右臂却挡了雍正的路,所以雍正一定要除掉他们,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还是来聊一下年羹尧是怎样失宠的吧?
以及雍正是如何对年氏一门下的黑手?
以及年羹尧自己作的多么愚蠢?毕竟功高震主又能全身而退的人还是很多的!
年羹尧是如何失宠的?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原籍安徽怀远,后来改隶汉镶黄旗。他出身官宦之家,父兄都做官的。年羹尧也是进士出身,受康熙欣赏破格提拔,先任内阁学士又任四川巡抚,不到30岁就成为封疆大吏。到了康熙57年,又任四川总督兼巡抚,又康熙60年又升为川陕总督。
年羹尧的妻子宗室辅国公苏燕的女儿,也算宗亲。年羹尧的妹妹是雍正(亲王时)的侧福晋,后封为贵妃,这样年羹尧成了正宗的皇亲。
上头有人,手里有权,有疆有兵,年羹尧就不谨慎了,新疆判乱中,年羹尧不负雍正所托,仅半个月就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平定。
其实年羹尧是个老实人,他从没有犯上作乱之心,他满足于自己实权在握的地位。如果他有异心,根本不需要这么快的平定叛乱,而完全可以在边关慢慢做大。既然他无意造反,雍正为何依然要除掉他呢?
就是因为他追求的“实权在握”害了他,那个实权雍正给谁也不放心,总是要收回到自己手里才罢休。年羹尧自己不舍权,就只能被除掉。
平叛之后,雍正升年羹尧为一等公,3年后,年羹尧被解除大将军职,受参劾,被处以死刑。
年氏一族的命运
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死后不久,雍正就对年羹尧下手了。雍正让年羹尧自杀,把年羹尧的儿子年寅砍了头,年家15以上的男子全部发配到苦恶之地充军。年羹尧不满15岁的儿孙等长到15岁时也要陆军充军,这些充军的年家子弟永远不许赦免回来,如果有人胆敢偷偷收养隐藏年羹尧的子孙者,一律以谋逆同党治罪。
年羹尧的妻子原是宗室,叫她回娘家生活。
年羹尧的哥哥,工部侍朗年希尧被撤职。
雍正要杀年羹尧的老父,太傳一等公遐龄,老头子80多岁了,有大臣朱轼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儿子有罪杀老子,不合法呀。这才保了老头子一条命。
所有与年羹尧同族的文官武将,一律撤职。
其它与年羹尧有瓜葛的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比方一个叫钱世名的被雍正挂匾“皇骂”,也是绝了,只是因为这位钱兄给年羹尧拍过马屁。
年羹尧自己有多愚蠢
雍正登基大宝前后,隆科多与年羹尧一内一外尽忠职守,是出过大力,立过大功之臣,是雍正绝对的左膀右臂。雍正将皇家大权,甚至身家性命都付诸二人保全。
雍正也好,哪个皇帝也罢,这种军政大权怎么也不敢长久的托付给他人,况且年羹尧是汉人,而反清复明的思潮未绝。所以收回权力只是时间问题,但雍正也需要时间,恰巧不巧,他的政权还不稳固,新疆叛乱就发生了,这时候他对于拥兵平叛的年羹尧是又倚重又害怕。
倚重是因为他有年羹尧可用,害怕是因为年羹尧可以和任意一股政治势力里应外合,将雍正掀下宝座,扶助其他亲王重登大宝,或者年氏直接“反清复明”都有可能。
所以在年羹尧平判期间,雍正频繁下旨赏赐御用之物,还低声下气的反复表示:有你年羹尧才有我雍正,有我雍正必不忘你年羹尧等等。
这是皇帝跟臣下能说的话吗?这是信任年羹尧的话吗?这是君臣亲厚的话吗?
当然不是,这是雍正在敲打年羹尧。如果年羹尧懂得雍正的心意,就应该在得胜之后,只身回朝请罪,然后把兵权一交,得保个终身富贵的一等公就完了。
年羹尧没有,他且蠢且贪呢。他心安理得的受用了雍正给他的全部好处,基至做起了春秋大梦:朝廷是皇上的,西北是我年羹尧的。
他平时起居行动竟开始仿效皇帝:出门时要黄土垫道、官员净街、街巷铺面关闭;建行辕,里面彩画4爪金龙、鼓乐手都穿缎蟒袍。更过份的是,蒙古各部王公跟他会面要下跪行礼,这些都算务虚雍正还可以忍耐。
有一个事,雍正绝对不能忍!
年羹尧不断向朝廷要军需,年羹尧还强横地控制西北各地方的经济。这还了得,打仗不就是打钱粮吗?年羹尧不断增强军、政、财力,这对雍正来说是非常大的威胁,是不能忍的痛点!
年羹尧势力日渐炽盛,朝中官员依附者非常多,年羹尧回京觐见雍正,王公大臣们竟然出城去远迎。
年羹尧更蠢的是他给雍正祝贺的折子里竟然被雍正发现了错别字。把“朝乾夕惕”误写成“夕惕朝乾”。前者的意思是赞美皇帝治国理政勤勉不怠,后者的意思是“装样子勤勉”。这下雍正抓到年羹尧的实把柄了,说他对皇帝不敬。
我觉得这个就是雍正在除掉年羹尧的时机成熟时,他自己出的一个阴招。年羹尧叫人代写折子,不重要的折子他是看也不看,这些情况雍正早就掌握了,所以让年羹尧身边的“卧底”故意写了有笔误的折子递上来,以便治年羹尧的罪。
年羹尧到这时还没弄懂他的主子雍正呢,你瞧他的蠢吧:年羹尧一再进折请罪。他始终没意识到:自己活不成了。
其实作为一位皇帝,很多人都讲雍正暴戾绝情,其实不然,雍正下手后那确实是心硬手黑不留余情,但他下手之前还是充分的给予臣下机会的。
年羹尧本可以拥有另一种人生,另一种结局,但他自践死路,怨不得别人,可惜了年氏一门,跟着倒霉,年家一生功劳,半生富贵,到临了却异常悲惨,实在是可怜可悲可叹。
清朝末年也出了一位权倾朝野、手握清廷军政大权的边疆大吏曾国藩,人家就始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活出了一份完美人生!
再回问题开始:年羹尧为什么失宠?
答:主要是自己“作”的,踫上哪个皇帝也容不下这号“作死”的人物,况且碰上的是雍正。
我是林灿,喜欢就点关注。
年羹尧为什么失宠?只要从他与雍正皇帝的三段对话,就可以看出人世间的生死劫难!
第一段对话
雍正皇帝问,“仗已经打完了,能否将西北10万军队裁撤一半?”
年羹尧回答,“一个兵也不能裁,因为叛军还可能死灰复燃!”
雍正瞟了年羹尧一眼!
第二段对话
雍正皇帝问,“西北军一年150万两军饷,能不能裁掉50万,从伙食费里节省呢?现在国库已经没有银子了!”
年羹尧回答,“一两也不能少,这些官兵生里来,死里去,刚打完胜仗可以享受一下了,就减少军饷,就降低伙食费,怕这些人出乱子哦!”
雍正皇帝又瞟了年羹尧一眼,年羹尧装作没看见!
第三段对话
雍正皇帝问,“这些军费能不能在西北四省就地想办法解决呢?”
年羹尧还是坚定地说,“不行,西北本来就穷,又刚打完仗,筹不了这个钱!”
话已至此,显然谈不下去了!雍正皇帝的脸已变得僵硬黑紫,年羹尧仍是装作没看见!
当然只要好好品一下这三段对话,就知道年羹尧是必死无疑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死”!
这是我【纸老虎眼里的沙】的看法,欢迎关注和交流!
年羹尧的失宠是历史的必然!说心里话:年羹尧之死令人同情!俺最不喜欢看的就是悲剧。但年羹尧之死又是咎由自取!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
(年大将军画像)
年羹尧是典型的“官二代”,父年遐龄,历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官至湖广巡抚。可年羹尧“青出于蓝胜于蓝”,年羹尧还不到三十岁就已升任四川巡抚(相当于正部级),成为封疆大吏。
年羹尧的升迁虽然和父亲有一点关系,毕竟是“根正苗红”。但主要是年羹尧的奋斗结果:年羹尧自幼读书,颇有才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曾多次担任四川、广东乡试考官,累迁内阁学士。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感觉没有胤禛的极力提携和照顾,就没有年羹尧的步步高升。其实,真正的历史真相是:年羹尧是康熙皇帝一手提拔和培养的亲信。胤禛只不过是间接出了一点力罢了,看到年羹尧的“前途无量”,暗中“示好”结交而已。年羹尧文武双全,的确出类拔萃。青年时期的小年,成为封疆大吏后,志向高远,励精图治,关注民生,兴利除弊,政绩斐然。在个人操守方面,尽职尽责,时刻不忘修身养性,经常带头做出表率,拒收节礼,“甘心淡泊,以绝徇庇”。康熙皇帝驾崩的前一年,年羹尧已升任川陕总督(相当于大军区司令)。雍正皇帝继位后,年羹尧备受恩宠,极受重用,出任了位高权重的抚远大将军。
(年羹尧剧照)
说实话:年羹尧在康熙帝时,就已经战功显赫,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雍正帝时,其运筹帷幄,亲率大军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青海平定后,雍正帝极为兴奋,将年羹尧视为自己的“恩人”。竟“惊世骇俗”地说:“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此后,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宠信无与伦比,二人的“君臣”关系,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的最佳记录,进入了“蜜月期”。可惜,“昙花一现”,第二年,雍正就“自食其言”,将年羹尧“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
(年羹尧剧照)
造成年羹尧的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居功自傲,此一:
不可否认,年羹尧战功显赫,居功至伟。特别是雍正帝刚继位不久,面对外忧内患、“闲言碎语”,年羹尧的青海大捷,无疑巩固了雍正帝的皇位。对雍正帝来说,简直就是“久违的甘霖”“天大的喜讯”。面对雍正帝的无限宠爱,年羹尧彻底是“昏”了头,一时“老子天下第二”的思想占了上风,“作死”的举动接二连三,回京陛见的路上,连巡抚、总督都得跪道相迎,王公大臣都不正眼“瞧”一下,只是骑在马上点点头,算是回礼,得罪了一批显贵。更有甚者,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行过。这点,他的妹妹敦肃皇贵妃年氏都比他清楚,劝了多次,年羹尧带招不理。
团团伙伙,此二:
任何时代,对“团团伙伙”都是深恶痛绝和“防之又防”的重点。“团团伙伙”的危害性及其严重,历来被统治者忌讳,大者“谋权篡位”,如曹操、司马懿、柴荣、赵匡胤之流,小者“危害社稷”,如赵高、太平公主、刘瑾、魏忠贤之流。团团伙伙最为流行的就是大明王朝,什么同年、同庚、同门、同乡、同谊,什么裙带关系,什么师生关系,什么“狐朋狗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严重危害政治生态。年羹尧就是”私欲膨胀”,弄什么“年选”?“傻了吧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自古以来,人事权是最主要的权力之一,作为雍正皇帝,他能心里舒服吗?可惜的是,年羹尧把雍正帝的极大宠信当了真,随意干涉人事安排,还乐此不彼,简直是“天真”的“可爱”!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贪赃枉法,此三:
年羹尧的蜕变,一方面是雍正帝的“惯”。可以说,雍正帝如果时时敲打一下年羹尧,年羹尧肯定有所收敛。可悲的是,年羹尧的极度膨胀,无法无天,给自己留下了祸根。要知道,作为一个从政的人,如果您万一贪赃枉法,政敌收拾您的话,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而且让您永不翻身。作为一个“贪官”,你已经失去了支持的基础,已经身败名裂,哪怕你真心实意做了点实事。可惜的是,今天的一些“落马官员”都为什么不懂这个理?写到这,我敢肯定,100%的“落马官员”,绝对历史不及格。其实,怨不得别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早有领袖提醒过,可您就是不听。
年羹尧的最大悲剧,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过分地高估了自己,过分地相信了雍正皇帝。千万别把自己的领导当“兄弟”!“朋友”都不行!当您触犯了“领导”的利益,动了领导的“奶酪”,你怎么死的您都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历史是真实的,事实是年羹尧的悲剧是真实的发生了。
老吴温馨提醒还在从政的朋友:学史、读史,不是看个热闹!或赶个时髦,或弄个“学识渊博”,或“博古通今”?“学以致用”,以史鉴今,汲取营养,吸取教训,方是目的!可悲的是,前车之鉴,年羹尧无动于衷。韩信的教训,年羹尧熟视无睹。张良、李泌、郭子仪的急流勇退,年羹尧还马耳东风。悲哉!哀哉!
李师师为何会对燕青动了真心?
李师师是《水浒传》里的一位屈指可数的奇女子,不仅是一等一的大美人,而且精通琴棋书画又冰雪聪明。当朝皇帝宋徽宗喜欢和她幽会,喜欢和她品味人生、畅谈心愿,证明李师师确实是非常不凡的。
燕青是《水浒传》里很有特色的一个英雄。他智商高、文武双全、多才多艺。总觉得作者对燕青有一些偏好的,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燕青都是一个完美的男人,作者还刻意安排了令天下女人黯然失色的李师师作为燕青的红颜知己,不得不说作者对燕青的偏爱。
个人看法:李师师会对燕青动真心,原因如下:
1、燕青人品好
他是卢俊义的家仆,很得重视,而他自己也忠义双全,能够做到公私分明,做事又非常靠谱。
2、燕青文武双全、多才多艺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相扑、弩箭、轻功,棍棒对燕青来说都不在话下,在那个乱世很少有人能习得这么全能,整体来说,在那个环境里给人一种谦谦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
3、与李师师有共同的爱好,并且能心灵相通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说了,而且这乐器还不止局限在琴上,这吹拉弹唱就没有难倒他的,以他的经历,风月场所他相对来说应该比较熟悉,所以他的浪荡气质跟青楼又非常符合,这点跟李师师有太多的默契和共同语言,能够心灵相通最容易拉进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4、燕青智商高、细腻
燕青的智商高体现在,经历了种种过后,尽早的看透了世事,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生存下来。
纵观《水浒传》中的所有人物,唯有燕青是整个水浒传里最细腻的男人了,一对比其他都是糙汉。
5、燕青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青楼里司空见惯了各种土豪、官宦,无一不是酒肉、好色之徒,庸俗不堪。燕青这样风趣、幽默的灵魂自然是不多见的,就连和燕青一起去的宋江都被燕青在这种场合的神采对比的一无是处。
6、颜值高
燕青的高颜值不多赘述,书上写的很清楚: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这应该不是关键,只不过是李师师倾心于他的一个加分项。
抛开作者的刻意安排,仅仅从人物上来看,燕青太值得女人为之心动了。
这如此优秀的男人,李师师这么心高气傲的女子,岂能不动心,终于等到一个配得上自己的男人了,有了燕青,什么都不要了,要知道,就算是皇帝,李师师都没放进心里面,但唯独对燕青一见倾心。
综上,李师师对燕青动真情一点都不意外。
燕青这个人物是《水浒传》中第六十回后才出现的人物,同时也称得上是作者在水浒传后半部书中塑造得最全面的人物。
“百伶百俐,道头知尾。”“勘透世事,了生知命。”
- “略地攻城志已酬,陈辞欲伴赤松游。 时人苦把功名恋,只怕功名不到头。”
- “退居山野,为一闲人。”“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
这些都意指燕青,他一向是勘破万事万物却从不说破,他尽自己所能护兄弟们安全。既精明能干才华过人,而且又十分懂得分寸。他能在漩涡中及时抽身,同时也是忠义两全。燕青真的是非常优秀。
这个角色在历史上应该是有原型的,就像李师师确有其人是一样的。有学者研究过,燕青的原型是民间抗金的首领梁青。而《水浒传》成书于明朝,正是杂剧话本小说兴盛的时期,所以免不了戏说的成分。
原著的燕青结局是这样的:在征讨方腊后,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只剩下三十六人,燕青知道回朝后必受朝廷猜忌,便劝卢俊义告老还乡以自保,卢俊义不听,燕青便挑了一担金银留下一封告别书归隐山林去了。
但是央视版水浒传的改动颇具人情味和人文关怀,也符合中国人大多喜爱团圆结局的偏好。梁山征讨方腊后,死伤损失惨重,浪子燕青无意为官,辞别宋江、卢俊义。他携李师师乘舟而去,浪迹江湖。
李师师对燕青说:“你的伤痕在脸上,我的伤痕在心里,我们是一样的。”
这也恰恰正是呼应二者的一句告白。二人身世就像白居易所写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李师师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大美人,而燕青帅气有胆识有气质。燕青不是不解风月的硬石头,他多才多艺会唱歌会鼓奏笙箫,再加上生得一副好脸孔,李师师怎会不喜欢。
谢谢邀请。
李师师是一个十分有名的风月女子,多见于野史和文学演绎,比如说有流传大才子周邦彦和宋徽宗为了她争风吃醋。当然了,最出名的李师师形象还是《水浒传》中描述的,她为宋江招安牵线搭桥,并和燕青发生了一段暧昧的情愫。
那时候宋江一心想着招安,可是他一个土匪头子,哪里见得到皇帝啊,后来听说宋徽宗经常去花魁李师师那厮混,于是就想到找李师师做媒介,曲线救国,实现招安梦想。
宋江只是个刀笔小吏,又矮又黑又胖,他以前也没有去过什么高大上的地方,只是在江湖男人堆里厮混,对自己的形象和言谈举止是相当自卑的,跟李师师这样的风流人物打交道那是更不可能。而燕青长相俊美精通音律,赞词说他风月场所称第一,上梁山之前也是个场面人物。于是宋江拉着他一起去找李师师。
好个燕青,果然一身本事,几句话就把李师师逗得心花怒放,后来两人合奏一曲,李师师更是引以为知己。李师师看燕青漂亮,而且她本就是烟花女子,于是就借说看燕青纹身,想与他亲近。李师师固然是风情万种,但对燕青却是动了真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这燕青表面风流,实际上精明靠谱。自己是来帮老大宋江办事的,可不是来跟女人搞事情的。燕青当即问李师师年纪,顺势跟李师师结拜姐弟。如果李师师只是单纯的想占有燕青,听到这里势必会恼羞成怒。可是李师师只是怔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非但如此,她还在宋徽宗面前引荐燕青,为他求得一道保命符,对他极尽爱护。有人说爱一个人不是占有,而是希望对方过得好,看的出来,李师师对燕青是真爱了。
李师师为什么这么喜欢燕青呢,也许是一见钟情的情愫。若说实质性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一来燕青相貌英俊,才艺高超,而且两人都是风流人物,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共鸣。另一个呢,就跟李师师的经历和出身有关了。
李师师才貌双全,是名动天下的花魁,迎来送往,不知道见识了多少达官贵人,王孙贵族。能够见得起她的,大多数都是又老又丑的老爷们,李师师对他们并不喜欢,只是逢场作戏。纵然有少数年轻贵族子弟,但这些人里面又有几人有真心,纵算挑出一两个真心人,顶多也就是娶她回去做小妾,一辈子还是受气命。如果说是寻常百姓家人物,不管是才华见识还是生活习惯,跟李师师都不搭,她也不甘心啊。现在宋徽宗宠幸于她,但是见她还不是要偷偷摸摸,想要去皇宫当个嫔妃,那是根本不可能。等到哪天宋徽宗厌倦了,李师师难道还要接着在男人中间周旋吗。李师师年纪也不小了,又有多少资本可以挥霍,所以她一直在给自己找个好归宿。
李师师名气再大钱再多,也是个风月女子,属于下九流,是找不到好人家的。而燕青就不一样了,燕青也算是个名动江湖的人物。他之前是大名府卢员外家里的小厮,却得到卢俊义特殊照顾,不仅培养一身才能,而且见识匪浅,进退有度,他的出身也不会瞧不起同样出身低下的李师师。可以说,李师师很难遇到像燕青这样合适的人了。
燕青对李师师怎样呢,对于一个惯于风月场所的人物来说,对于李师师这样的尤物,燕青未必不会动心。不过燕青不是一个沉湎女色的小人,而是一个精明仗义的好汉。现在李师师是宋徽宗的女人,岂能是自己可以染指的,他巧妙的用姐弟关系搪塞过去。李师师也是见过大场面的女人,燕青的态度也点醒了她,毕竟她也不过是宋徽宗的玩物之一,既然燕青如此说,姐弟就姐弟吧,做不了爱人做亲人,也挺好。何况两人不是真正姐弟,以后宋徽宗对自己厌倦了,自己跟燕青未必就没有可能。
李师师算是施耐庵比较怜惜的女人了,跟潘金莲、阎婆惜那些女人比,施耐庵给了她一个相对开放的结局。不管燕青和李师师有没有在一起,总归给读者留下了点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