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食结构及其变迁?
中国人把“吃”当成头等大事。孔子就得出了这样的论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彼时,中国的美食史才刚刚开启,无论食材、烹饪手法还是口味皆十分单调。那么,之后中国的主食都经历了哪些发展。
主食:稻米和小麦
中国的先民在距今9000到8000年的这一段时间里,成功地种出了粟 (小米)、黍(黄米)、水稻等谷物,而且一直用其喂养他们的子孙至今。至于另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食小麦,则晚了三四千年才出现。
不管怎么说,谷物让人们辞别了朝不保夕的佃猎生活,首次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但问题是,那时他们唯一掌握的烹饪方法 “烧烤”,并不适合这些硬邦邦的小颗粒。于是,“吃货心”第一次显示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气力:他们发明白陶器。将谷粒放在陶釜中,加水煮熟,就成了最早的米饭。
这么吃了两三千年,又出现了可以隔水加热食物的炊具“甑”,这意味着“蒸”作为一种烹饪手段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可以吃到干饭了。人们还将不同的谷物放在一起蒸煮,名曰“香饭”;《礼记·内则》中甚至记载了将煎肉酱浇在稻米饭上,再淋上熟油制成的“淳熬”,真想拿它来与台湾卤肉饭一较高下啊。
不过,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米饭皆属于“奢侈品”,因为它的产量太低了。到了南朝末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才开始不断扩大;又过了几百年,隋唐统一时,稻米才终于取代粟和黍,成了南边人数一数二的主食。
而此时,北方人的餐桌已经被小麦霸占。这种历史相对较短的作物,几乎穷尽了中国人对主食的一切想象力。最初,它与其他谷物一样被蒸煮成了“麦饭”,直到战国时期被一个脑洞大开的家伙放在石磨上磨成了粉。
自那以后,面粉在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手中变出了万般花样。到北宋时期,京皆汴梁(今开封)已经出现了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面食。那时,“凡以面为食者,皆谓之饼”,火烤的为“烧饼”,主要品种有烙饼、油饼、肉饼;水煮的是“汤饼”,包括馄饨、饺子、面片;笼蒸的则称“蒸饼”,馒头、包子皆算;此外还有油炸的环饼(今馓子)等—真的吃货,根本不惧食材单一。
明清以前占据中华餐桌的也是牛羊肉为主,猪肉是如何后来居上的?
从周朝开始,一直到五代以前,国家中心一直在北方,而历朝历代的都城都建立在人口稠密的地方。
首都人民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全国人民的偏好。
在周朝、春秋战国、秦朝、汉朝、隋朝、唐朝,不管经济中心,还是政治中心,亦或是军事中心,都在长安洛阳那一块中原腹地,靠近草原,所以主要以牛羊肉为主,甚至有些时候可以吃到马肉、鹿肉。
但是从北宋开始起,开始出现变化。
宋朝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开始还不明显,但是由于宋朝远离草原,宋朝的牛肉、马肉、鹿肉、羊肉明显减少,而古代很多高门大族或富贵人家都是以牛羊肉为尊,不吃“贱肉”(一般指的是猪肉、鸡鸭肉)。
有个事例证明了猪肉是贱肉,那就是苏东坡的“东坡肉”,现代人会很奇怪,为什么苏东坡因为被贬官而吃猪肉,主要原因北宋时期看不起猪肉,苏东坡这种名人吃猪肉就是大新闻。
当然这些指的是士大夫阶层或富贵人家。
对于平民大众来说,牛羊肉吃不起了,但是肉类必不可少,就开始盯上“贱肉”,而这些“贱肉”里面以猪肉最为实惠。
但是,此时的猪肉有人吃,吃的人却很少,因为这时候的猪是不阉割的,不仅肉比较臊腥,猪还不容易长胖,没多少肉。
南宋时期,经济中心进一步远离北方,牛羊肉越来越难以供应,而猪阉割技术也有了初步完善,猪肉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而餐桌真正开始以猪肉为主的要算到明朝。
这时候虽然牛羊肉不如宋朝紧张,但是架不住猪肉便宜,而且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改进改善,猪肉味道也越来越好。
便宜实惠、味道不错,使得猪肉大受欢迎。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朱元璋姓朱,所以猪肉在明朝改名为“福肉”,这一下,最后一个阻碍猪肉流行的因素被排除了,没人再敢说猪肉是贱肉了,这映射了朱元璋和明朝皇族。
加上寓意也好,逢年过节,切两斤“福肉”,快快乐乐过个好节假日,欢乐无边。
最终,猪肉在中国彻底取代了牛羊肉。
在古时候,中华餐桌上可不是牛羊肉为主,而是以素食为主,肉食的丰富还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
从东亚、东南亚、南亚这一片地方,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人地关系非常紧张,这些地方一直以农业为主,肉食从来稀少,被称为亚洲素食带。
和游牧生产方式相比,农业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但这就意味着农耕民族没有广阔的土地放牧牛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在南亚,解决的办法是宗教,牛在印度被视为神物,另有慈悲的观念,认为吃一切肉食都是罪过,这种观念产生于印度,绝对不是偶然。
在中国的历史上,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马更不消说,是重要的军备物资,如果未经许可弄死了一匹马或一头牛,那绝对不是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就可以解决的,《水浒传》里敢随便喊店小二切二斤牛肉下酒的场景,放在今天就类似毒品交易!
在明朝之前,我们还会讲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肉食除了猪以外,还有羊和狗。这说明自那时候人地矛盾还没后来紧张,还有多余的土地放牧猪之外的其它牲畜。明朝晚期,随着美洲传来的土豆玉米的广泛种植,让中国人口数量稳步增长,史书上所谓的康乾盛世,主要是指人口的大量增长,这其实也不能算是这家子爷孙俩的功劳,主要就是玉米和土豆普遍种植的结果。
这两种农作物有着惊人的适应性,在各大陆上都能种植。在山人的家乡云贵高原,前些年山坡沟谷中都被种上了玉米土豆,自然没空余的土地放牧牛羊,肉食差不多完全靠喂养的猪来解决。
猪作为肉食的来源有几个优点,可彻底圈养,不易犯病。虽然牛也可以,但是原因如上,不能作为肉食的主要来源。
现在我们中国人说起肉,都默认是猪肉,这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猪虽然也消耗粮食,但是,还能吃人类废弃的变质食物以至粪便,狗也是如此!某些宗教的食物禁忌,主要就是针对这两种动物肉,认为这两种肉很脏,穆斯林不食猪肉全世界都知道;虽然欧美的基督教进化了,把狗说成是人类的朋友,但根子还是来源于此。
满族人喜欢吃猪肉,所以到了清朝,吃猪肉比较“时髦”,也就流行起来了,另外比较牛羊,猪的饲养环境要求低,猪肉脂肪率高,热量大,也就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了[灵光一闪]
餐桌文化的五个特点?
第一,劝酒。到了酒桌上,酒不是你自愿在喝,而是别人在强迫你喝。这个来敬酒,一看是领导,那个来敬酒一看是什么什么。你都很难拒绝。不是不能拒绝,而是拒绝可能会伤人情,所以你最终难下决定。这样,酒桌的气氛就很不好,给人造成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你不劝酒不喝劝酒就是不懂事,你是带着任务来走人情的!你可能放开心情畅饮么?
第二,以多为荣。国人喝酒往死里喝,说什么"喝死咋也比枪毙强"。创造这句俗话的神人恐怕深有体会,要不怎么会把喝酒喝枪毙联系到一块。喝完一杯又一杯,喝少了就该挤兑你了,"你不行啊。你看谁谁谁多能喝,多够意思"。言下之意你不多喝,不往死里喝酒是不够意思,人家不会考虑你的酒量,不会考虑的你的身体健康。他把你挤兑的喝了酒完成任务(他未必就很爽),你身体难不难受就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欧美人喝酒是品酒,适量为止;而中国人喝酒是以多为荣,喝酒往死里喝。
第三,势利。在酒桌上进行敬酒,给领导敬酒是重中之重。你应该看准时机,要善于给领导挡酒,等等等等,把与领导喝酒当成是博取他好感的机会,你这么为领导考虑,真的是为了他好吗?如果你是领导,恐怕又该等着人来敬你了,在下属谄媚的祝福中获取一份优越感。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奴性与等级观念的体现,这些,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失,反而靠着酒桌文化大有加强之势。
第四,虚伪。之所以称之为酒桌文化而不是酒文化,因为中国现在根本没有酒文化。酒桌上的那一套不配称为酒文化。中国人喝酒从来不关注酒,只关注喝酒人。他们把绝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喝酒人身上,最多考虑这个酒的味道好不好,恐怕从没有人在酒桌上探讨过关于这个酒的口感、工艺、厂家、产地以及包装等等。
第五,浪费资源。喝了那么多酒,还吃得下菜?上了满满一桌子菜,恐怕到最后动不了几筷子。饭店不心疼,反正交钱了,还能剩一大堆泔水。可这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有多少GDP是由餐饮创造的?有多少是由酒桌带动的?这种浪费比奢侈更无意义,因为奢侈好歹能让人得到满足,不顾从来没在喝酒上得到一丝快感,喝少了觉得是一种味道一般的饮料,喝多了酒感觉难受。这些资源放到更有意义的用途上恐怕更好吧。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