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机号注册不了APP,还收到奇怪信息?原因竟是……
近日,刚刚在营业厅选到“靓号”的市民小焦遇到了烦恼。他在预缴存数百元选到一个心仪的靓号后,却发现该号码无法注册支付宝、淘宝、微信等App,“这些App都是我最常用的,换号后第一时间就通过手机注册这几个App,谁知提示都已经注册过了,并且绑定了其他的账号!那我这号码还有什么用?”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个号码从消费者不使用,到被下一个号主选定,最快经历半年时间
风险:精心挑选的靓号却无法注册软件据业内人士介绍,小焦新选的这个“靓号”应该是“二手号”。手机号码被弃用一段时间后,会重新进入选号系统,被下一个用户重新启用,二手号码已经成为目前选号系统内的主流。但二手号码则可能带来烦恼,如登录上他人账号、不能注册App账号、看到前号主的隐私等。
二手号码带来的风险并不是新鲜话题了,早在2013年,就有用户凭手机号码盗取了原号主并未解绑的支付宝账户;随后,支付宝建立了手机号码+银行卡号或身份证“双重因子”的验证模式。现在,仅凭手机号或验证码是无法使用手机支付等功能的。
经记者测试,目前应用商店中的大部分App都可以通过手机号码注册, 且在登录时仅凭验证码即可验证身份、进入账号;一些社交账号、云账号也可通过手机号码直接登录, 登录后可看到账户所有内容,包括一些隐私内容;但拥有支付功能的App如电商、外卖等都设置有独立的支付密码,无法通过手机验证码支付。
困扰:使用二手号码后成天被催债
除了注册、登录App外,二手号码在其他方面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大学生小颜在办理了一张新的手机卡后,经常收到某银行发来的“动账提醒”,都是大额的支出、收入、取现等交易提醒。在第一次收到短信时,小颜“吓了一跳”。在致电该银行后,客服人员告诉他,这张银行卡之前一直与小颜的手机号码绑定,号主在更换号码后没有及时告知银行,银行也无法联系上前任卡主。此后,小颜继续被“骚扰”了数月,在多次投诉后,才最终被取消并不属于自己的“动账提醒”。
有网友表示,在更换“二手号”后,经常收到催债公司发来的短信,令自己心神不宁。“我是催债公司人员,现在在x镇附近,预计最晚于x月x日前到你的户籍地。家属或本人准备好现金8206元欠款及相关费用,否则后果自行承担。”她说,尽管知道并不是针对自己的,可还是很害怕。
探因:号段属于稀缺资源 半年后即被重启二手号码为何如此常见?这是因为号段属于“稀缺资源”,运营商购买、使用号段需要交费;同时,入网的用户越来越多,号段则越发不够用。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用户数达8.87亿,中国联通用户数达2.84亿,中国电信用户数为2.50亿,总数超13亿,仅去年一年就新增9200多万用户。如果每个新增用户都需要匹配一个新的号码,那么仅新增号码就需要开发9000多万个。
据了解,一个号码若3个月不被使用、缴费,就自动注销了;注销后3-6个月内,号码进入沉默期,此时号码不能被他人使用;此后号码被投放。 但是,消费者绑定的业务,运营商方面是无法了解到的,也无权解绑用户的所有业务。
选一手号码不得不接受高额套餐
二手号码问题多,那么用户直接选择一个“一手号码”可以吗?
在中国移动的官网选号系统中,记者注意到,系统提示“目前所售号码全部为重启号码”。而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官网上,虽然没有相关提示,但中国联通的客服表示,目前新号段“很少很少”。
有用户表示,为了办理一手号码,不得不接受最低58元的月租套餐,还要预存368元话费。在营业厅的自主选号系统中他看到,一手号码只有三个套餐可供选择,分别为58元、238元和688元;而二手号码最低月消费仅为18元。
业内人士建议App也设置沉默期专家建议,第三方软件提供商可以参照运营商对号码的管理规定制定相应规则——半年这个号码没人用的话就将号码进入安全保护状态,再次登录的时候,就不是简单地用一个验证码就够了,比如要求输入身份证等信息——利用更安全的手段完成设置。
此外,许多App无法注销,即使用户决定销号了,也无法注销绑定的相关应用。据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App逐渐增加注销功能,比如微信、微博、淘宝、支付宝、京东、滴滴等,已经在去年年底增加了注销功能。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起点 新征程——香港新一届特区政府大有可为
【大湾观察】
作者:李环、王博文(分别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研究员)
5月8日,香港举行新一任行政长官选举,李家超高票当选。这是2021年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举行的首次特首选举,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事”,二是“制度”。若以此观之,此次选举无疑是香港“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又一新起点,为香港新征程拉开帷幕。

香港街头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标语。香港文汇网图片
新选制护航“一国两制”
一套好的制度,尤其是选举制度,可以影响一个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甚至对社会发展起到引领、塑造作用。香港基本法在制定过程中,就非常重视选举制度的设计,基本法正文只规定了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最终达至普选”的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进程,就是希望香港能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选举制度。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香港政制发展进程,先后为香港确立了普选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然而,迈向普选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香港围绕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选举制度改革,一直充满争议,甚至在上届立法会还出现“反中乱港”分子被选上的情况,发生“宣誓风波”闹剧。
面对香港立法会选举和运作中出现的乱象,以及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中央政府为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决心不断从制度层面完善与“一国两制”实践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全面贯彻、体现和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202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对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进行了修订。主要包括:一是设立由15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以原有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1200人)为基础,扩大人员、调整结构、赋权赋能;二是调整立法会选举办法,议席由原有的70席扩大至90席,并优化部分功能界别组成,体现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和均衡参与性;三是设立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并确认选举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和行政长官候选人、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资格。
新选制确立后,已于去年先后完成选举委员会选举和立法会选举,近日又完成行政长官选举,至此,三场重要的换届选举均顺利完成。香港政治生活掀开新的篇章,“一国两制”实践将在“爱国者治港”原则护航下继续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香港文汇网图片
新起点不惧内外挑战
站在新起点环顾当今世界,香港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从国际政经大气候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俄乌战事紧张胶着,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美西方仍在高调干预香港事务,“台独”分子也不断滋扰……这些都令香港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
从香港内部小环境看,难点大、痛点多,房屋土地、贫富差距、社会流动、经济新动力等困扰香港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深重;疫情未了、经济走弱、物价高企、股市震荡、失业率攀升等影响香港民心民气的棘手问题不断增加。
然而,较之内外风险叠加、新旧矛盾交织,更令人担忧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处理危机的方式。近年来,世界遭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逆全球化和去全球化等思潮,令国际局势变得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定。香港长久以来“大市场、小政府”的管治思维和缺乏长远谋划与统筹协调的管治欠缺,同样是香港的困扰和挑战所在。
无风险、没挑战是不现实的。意识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李家超在政纲中提出四大政策纲要,其中就有强化政府治理能力,精简程序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等,他敢于直面管治难点和痛点,表现出变革创新的精神,值得期待。
新机遇再创新的辉煌
目前,李家超筹组管治团队的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新一届特区政府将于7月1日正式上任。面对机遇挑战共生的复杂局面,面对动力压力并存的各方期待,相信新一届特区政府管治团队能够把握好历史机遇,开新局、开好局,再创新的辉煌。
香港仍有诸多突出和独特的优势,具备再创辉煌的条件。首先,香港的制度优势非常明显,“一国两制”赋予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应变弹性。过去近25年间,“一国两制”是香港同胞、全体中国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也将是未来25年所有关心、关注香港的“利益持份者”的最大同心圆。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前,美西方国家厚厚薄薄的涉港报告都支持乃至夸赞“一国两制”;“修例风波”后,美西方一边攻击抹黑“一国两制”,一边又承认“一国两制”是最适合香港的制度。这恰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韧性、能量和十足的吸引力。
其次,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稳固,具有法治精神,营商环境优越,文化交融、人才荟萃等“四方来财”“八面出锋”的特点仍然强劲。定期更新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自由度报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等都是力证。香港的“中西方桥梁”“超级联系人”的专属地位和独特功能,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内地城市,以及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其他国际城市短期内所无法替代的。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特区政府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达9049家,香港的初创企业增至3755家,两项数字均创新高,显示香港的营商环境依然优越。
再次,自香港国安法实施和新选制全面落地以来,香港的“泛政治化”“黑暴化”趋势得以扭转,实现了由乱到治。香港市民思定思进,期待新一任行政长官展现管治魄力,实现由治及兴。香港研究协会日前发布的民调显示,港人最期待新一任行政长官处理的问题排名依次是“土地及房屋”(占比31%,下同)、“社会和谐”(16%)、“政府管治”(13%)、“扶贫安老助弱”(12%)、“疫情防控”(7%)、“经济转型”(6%)。特区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回应民生诉求,聚焦经济发展,利用行政、立法关系大为缓和的有利条件,积极谋划,提升施政效率、加强管治效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带领香港迈上良政善治之路。
最后,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化,香港明确“八大中心”定位,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香港可发挥优势,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发掘大湾区的机遇,并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做好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间互联互通的桥梁。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让更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搭上国家经济发展的列车,共享经济成果,实现个人理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期待新一届特区政府管治团队善用优势,抓稳机遇,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积极解决困扰香港的大小问题,在未来五年为“一国两制”实践开新局、续新篇,交出一份让中央政府和香港市民都满意的答卷。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7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问答
新选村干部老干部不移交工作如何处理工作-找法网
新选村干部老干部不移交工作如何处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