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联中 青未了丨坊坞联中

小编 46 0

青未了丨坊坞联中

文/冯连伟 图片网络

微博:联中 青未了丨坊坞联中

坊坞联中是我的初中母校。

对90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或城里出生的孩子来说,读书上学是没有村小和联中这个概念的,因为只有20世纪60后这一代人,当时读书上学是就近入学的,小学都是在自己的村里(简称村小),一直到80年代出生的人,小学也大部分是在自己的村里上的,到了90年代,农村的小学就逐步撤并了。就初中来说,当时的农村以管理区为单位,由所辖大队集资联合办初中,所以简称为联中。

坊坞联中就是由坊坞管理区所辖的6个大队集资联办的。地点就选在坊坞管理区所在地大坊坞村,占地大约6亩地,通过“滚地”的方式每个大队贡献一亩地,三排瓦屋,有一个操场,操场上有篮球架。我入学的时候是1978年的秋天,那时老师的宿舍还是非常简易的“防震棚”,没有专门的食堂,住在学校里的老师一间“防震棚”既是宿舍又是厨房还是客厅,条件的简陋和艰苦,用今天的眼光回望,真是难为了先生啦。

那时还是人民公社化年代,整个社会的经济条件都还处在贫穷艰苦的年代。当时从小学上初中也是要经过考试的,不是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入初中的,我们那个年级就是从6个大队小学里录取了两个班100名学生。

从一名小学生到成为一名中学生,我一直期待着入学的那一天。真的到了学校,心里还是有些失望。我上小学时,到五年级那一年,我们村里已经开始自发电了,教室里有了电灯;土台子也换成了杨木桌子,可以说教室宽敞明亮。可当到了坊坞联中,我们教室里一排排的石板就是我们上课的桌子,所有学生自己从家里带着凳子,上早自习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点着一盏煤油灯。我曾向我的同学借过半瓶煤油,我给了他5分钱,他坚决不要,我坚决给,一直到初中毕业时我还是从石板缝里发现了这5分的硬币,一直到今天,我还是念着他这5分钱的情谊,那个年代5分钱可以买5块大虾酥糖块,可惜他举家脱离故乡,杳无音信,这辈子只能把他的情谊记在心里了。

那时联中的老师都是来自管理区所辖大队或本公社附近的村庄,多数都是民办老师。他们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但他们生活的艰难也超出人们的想象。1987年大学毕业后,过春节时我到我的班主任家里拜年,他家里那时还是一个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摆在堂屋里的一对人造皮革沙发是本村的木匠的产品,浅紫皮革的颜色早已找不到真面目了,我师母递到我手里的不是茶杯,而是一个吃饭用的白瓷碗。我给我的班主任表示最真挚的感谢,他有些自嘲地说:“你能考上大学是我们当老师的骄傲,教好了学生没教好自己的孩子,当老师20年,心里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我一直和我的班主任保持联系,他65岁那年,教师节的时候我请他吃饭,他又高兴又激动也很心酸,他告诉我他年已40岁的儿子过去是给人开车的,现在又失业了。看着他脸上道道皱纹和根根银发,我的眼前浮现出30年前他给我们上数学课时那诙谐的语言:“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几何课,大家一定要用心听讲,学会了是几何,学不会就是何几……”岁月无情,生活无语,我在老师的脸上已经很难找到他为师时的激情了。

当时在联中上学时,我们是到学校里先上早自习,早自习后各回各家吃早饭。我那时是我们班的班长,班长不仅要到校早,还要在学习上当一面旗帜。家里没有闹钟,一年四季都是老爹靠他的感觉、鸡叫和天上的“三星”来判断让我起床的时间,总的方针是宁早毋晚。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早上,老爹把我和二哥喊起来,我们两个赶到学校时,天还不亮,教室里的钥匙在住校老师那里,我们俩就去敲老师的门,老师半夜三更地听到敲门声也不愿离开温暖的被窝,让我们自己推推门伸手把钥匙拿下来,结果我二哥一使劲推门,把顶门杠给推倒砸在水缸上,水缸被砸坏了流了一屋子的水,老师也不得不从被窝里爬起来了。每每忆起初中两年的时光,非常内疚的就是砸坏了老师的水缸。

我们那时初中两年,初中毕业的时候最好的结局是能够考上“小中专”,那是农民的孩子一步登上了天梯,从此成了公家的人吃上国库粮拿上购粮本离开了黄土地,但这个比例太小了,对农村联中来说百里中一也很难,我那年考小中专就是零;还有一个百里中一的机会,就是城里的重点高中面向农村联中的毕业生,给一个登上独木桥的机会,我就是我们联中的那个幸运儿,当时我报考的临沂育新中学,1300多名考生录取了98名,我所在的汤河公社六所联中的学生去应考,最后录取了两人;绝大多数考上高中就近去了公社中学,还有较大比例的同学拿到初中毕业证也就结束了自己一生的求学生涯。至今让我心里非常遗憾的是,我拿到通知书的时候我的老师还忙着辅导我的准备应考的同学们,当我到育新中学报到前回母校想给我的老师道一声感谢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离校还在休假中,最后我到我上了两年学的教室趴在窗户上往里看了看黑板和那一排排石板,看了看老师依然住着的防震棚和有两个篮球架的操场,我带着对培养我成就我的母校和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悄然离开。

屈指算来,离开坊坞联中已是40多年,坊坞联中被撤并也已经30多年,母校早已不复存在,教我的老师有的也已作古,永远抹不去的是那两年的岁月在我生命中刻下的深深印痕,总想对老师说一声“老师好”,对同窗两载的同学送一句珍惜当下明天会更好……

壹点号 似水流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校史」从“共中”、“联中”到“永中”——1931-1949年概况

编者按

自1931年桑蚕学校、商业学校和女子中学合并成初级中学,并奠定学校普通教育的办学方向后,二中的教育者们继轨前踪,不断谋求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抗战期间,学校与民族命运共浮沉,历经艰难,曲折发展。虽有战火硝烟,二中的办学信念却从不曾消减。

今以此文梳理二中1931~1949年的“旧温属共立初级中学” (简称“共中”)、“旧温属六县联立初级中学”(简称“联中”)以及“永嘉县立初级中学”(简称“永中”或“县中”)历史,一并感念那些为推动二中发展而筚路蓝缕、不懈努力的教育先贤与诸前辈。

1

“共中”阶段

1930年2月,旧温属联合县立中山蚕科职业学校、旧温属联合县立中山职业学校和旧温属联合县立女子中学等三所学校,奉命合并为公办普通初中,由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玉环等六县共办,称“旧温属共立初级中学”(简称“共中”)。学校实行男女同校,学制为3年。

“共中”面向旧温属六县招生,办学经费由六县教育部门共同负担。校长杨振霖赠田18亩,以其经济收入专购图书。

学校初建时,有6个班级,学生251人,教职员24人。当年秋,招新生3个班(其中二年制师范训练科1个班48人),在校生304人,教职员仍为24人。

“联中”阶段

1932年5月,政府当局以“‘共立’字样,易滋误解”,改校名为“旧温属联立初级中学”(简称联中)。1933年8月,又改名为“旧温属六县联立初级中学”。当年起,学生全部为普通初中生。

微博:联中 青未了丨坊坞联中

1936年春,联中女同学在县学前孔庙合影

抗战开始后,局势动荡不安。“联中”地处闹市,由于敌机常来投弹轰炸,上课不时收到干扰。1939年春,市区遭日机大量轰炸,学校无法上课,全部学生疏散回家,等候通知。1939年4月,为应付突发事变,顾全寄宿生的安全,学校迁至离城12公里处的头陀寺复课。1941年,学校以市区原校为城区本部,以头陀寺为分部,安顿外地学生。那时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分部师生生活非常艰苦。校友林楚平回忆说:

“因为经常有敌机空袭警报,我们就由老师带着,一拨一拨分散到郊区去,各找一个庙宇,挂起一块小黑板上课教学,到了傍晚才陆续回城。后来,风声日紧,甚至有日寇登陆温州的谣言。于是校方决定,让走读生仍在城内上课,把住读生都搬到温瑞之间的头陀寺去上课。我家当时逃难到老家平阳,于是我就成了头陀寺的住校生。当时寺里梵呗与弦歌并作,僧人与学子杂处,彼此各就各位,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又有校友温商霖回忆道:“头陀寺是远近闻名的大寺庙,寺里把前院借给学校。我们的课堂比较宽敞。但宿舍较挤,室内点油灯。当时法币贬值,物价飞涨,所以伙食费及学费都交稻谷,也可以按市价折钱。伙食较差,糙米饭可以吃饱,但菜往往不够,油很少,一周只能吃到一点点猪肉。由于当时农村卫生状况较差,几乎大多数同学生过疥疮,我也感染上了。……虽然生活及物质条件艰难,但大敌当前、“国难当头”,师生们都同甘共苦,老师努力教,学生勤奋学,感情融洽。”

暮鼓晨钟间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成为青年学子不灭的希望。

1941年4月,温州第一次沦陷,永嘉县政府被夷为平地。日军撤退后,原先作为“联中”学生宿舍的县学孔庙,被县政府用作办公场所。1942年7月温州第二次沦陷,日军不断向城区四周侵扰,头陀寺分部不仅起不到避寇作用,反而带来管理的不便,因此,当日军撤退后不就,分部撤销,学生回城,客籍住读生寄宿东山书院旧址(华盖山麓)。

微博:联中 青未了丨坊坞联中

“联中”校歌与“永中”校歌

“永中”阶段

1941年,乐、瑞、平、泰、玉等五县均已建立县中学或简易师范,“联中”虽称旧温属六县联立,但其经费绝大部分实由永嘉县政府拨款,绝大多数学生亦为永嘉籍走读生。于是,经由校长杨振霖的建议与永嘉县当局的同意后,学校于1942年改为“永嘉县立初级中学”(简称“永中”)。但学校招生范围仍向温属六县不变。

1942年秋,省教育厅决定“永中”增设高中部,校名改为“永嘉县立中学”(仍简称“永中”)。至此,学校终于成为完全中学。初中部每年春、秋季各招2个班,高中部春、秋季各招1个班。少数初中毕业生成绩优良免试升入高中。

微博:联中 青未了丨坊坞联中

首届“永中”高中部理科班学生合影

当年冬,原校长杨振霖离职赴渝,原辅导主任叶杞接替校长职务。

1943年,实业家吴伯亨捐助法币10万元,设立德清奖学金,奖励成绩优异学生。

1944年9月,温州第三次沦陷。在日军侵踞之前,学校把校具、图书、仪器等抢运至楠溪岩头镇,借用岩头小学部分校舍供学生上课,男生挤住校内,女生则分租乡镇民居作为宿舍。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条件艰苦,当时在校班级和学生数大减,首届高中毕业班学生仅9人。

1945年6月,温州光复,学校迁回城区。温州第三次沦陷长达9个月,学校资产损失奇重,原校舍仅存大成殿,复校工作困难重重。当时,县政府经费支绌,省教育厅拨款有限,学校在各界人士支援下,建教室6个、办公室3间,修教室4个,因陋就简开学上课。9月,学校规模恢复到初中8个班、高中6个班。时杨守衍捐田20多亩,以其收入添置图书。教职员宿舍租用第一桥药业公所,客籍生部分挤居该处,部分自觅住处。

1946年春,学校添置图书馆一座、教室10个,校友会发起募捐,建楼房教室6个。学生自治会发起劳动服务,开辟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到1946年秋,学校不仅恢复旧观,而且还有所扩建。

这一时期学校的体育逐年有所进步。学校初创时,体育场地利用孔庙大成殿前的祭坛和填平的小河,只有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和1条小跑道,只有篮球、排球和乒乓3类体育器材。1939年增添了铅球、标枪、铁饼等。1945年秋,借县党部旧址开辟大操场1处、小操场2处。1947年有体育设备113件。学校每年开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参加省、区、县比赛取得较好成绩,如:1940年5月获永嘉县城区中学生“青年杯”男篮锦标赛冠军;1943年省第四区第二届运动会,获初中男子部田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径赛团体总分两个第一名;1948年5月获全省高中男排锦标赛冠军。

1947年秋,学校在府学巷校舍东之右军祠拆建楼房一座,作教职员宿舍,改建第一桥药业公所为女生宿舍。到1948年秋,学校规模为和初中10个班,高中6个班,在校生796人,教职员55人。这是解放前学校规模最大的年份,亦为解放后市中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931年秋到1949年春,我校初中毕业生共2055人;从1942年秋到1949年春,高中毕业生共467人(含少数肄业生)。

(本文选自我校2007年编印的校本教材《话说二中》,略有删改)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❶ 编辑:校务办公室

❷ 邮箱:zwp@wzeg.net

❸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