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孙权本可拿下白帝城,但却主动撤退了,为什么?
夷陵之战刘备大败,为什么吴军一路追杀至白帝城就不打了呢?
为保证三分天下的格局
这一点刘备和孙权都很清楚,两家虽然就荆州问题打的不可开交,那也是因为在争夺战略主导权。一旦涉及到总体形势,两家都不会把对方逼的太死,大敌在北边,只有联合才能谋生存、谋发展。灭了曹魏才轮到孙刘大决战。
强攻白帝城未必能拿得下
永安白帝城是益州东大门,一旦永安失守,巴、蜀之地将完全暴露在敌方视野中,届时将有灭国之险。
刘备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败退之际也是一路收集散兵,退守白帝城后又会合从后方赶来支援的李严部和赵云部。刘备的部队再成规模,加上白帝城易守难攻的有利位置,以刘备的帝王之尊亲自驻守,吴军是难以攻克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
退守白帝城之后的刘备,不仅是巩固现有防御,而且还急令诸葛亮在成都周围建营。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
看来刘备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得知刘备的动作,打了胜仗的孙权都有了惧怕之意。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
当然,孙权不是怕刘备,而是怕魏国的突然袭击,他更怕魏国南下之时,刘备那边又继续纠缠,所以急忙遣使求和。
迫于北方的军事压力
当刘备退守白帝城的时候,吴军中还是有不少将领建议继续推进,但综合分析之后还是放弃了,击退蜀军后就应该重点防御魏军的偷袭了。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备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
事实上陆逊是对的,当夷陵之战结束后,普通将领只看到了眼前的战局,而陆逊则把目光扫向曹魏。曹丕的大规模调兵引起了吴军高层的注意。并建议与蜀国的战争不能再打了,得防备魏国的偷袭了。
果然,就当陆逊和刘备在白帝城还处于僵持状态的时候,魏国曹丕就派出了三路大军南下。
九月,曹丕坐镇宛城,命曹真督夏侯尚、张颌、徐晃进攻南郡;命曹仁督常雕、曹泰、诸葛虔、王双进攻濡须;命曹休督张辽、臧霸、王凌进攻洞浦。
魏国这三路大军几乎是集全国精锐,这就导致孙权不得不全力抵抗。对比起此次魏吴会战,夷陵之战的感觉就像是过家家一样。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各约五万左右,而魏国的三路南征大军中,仅曹休一路就二十万。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击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破之。
权儿,你感动吗?
其实孙权和刘备都知道联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他们也都希望能成为联盟中的主导者,这也是为了在将来的大决战中更有优势。只不过算盘打得太早了,相互间的厮杀伤了元气,以至于后来真心联盟都未必敌得过北方了。
以孙权这人的本性而言,如果能够夺取白帝城,他会轻易放弃? 既然放弃了,那么只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拿不下,或者不但吃不下白帝城,反而会将自己撑死。
因此,善于借势发展的孙权,在如此大好时机面前,只能选择主动撤退了。
分析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白帝城不好打。
1. 白帝城不是平地上一座简单的城池,要是类似于麦城那样的小城或者土城,孙权会毫不犹豫攻下了。这个城池诞生于东汉建国时期,当时的公孙述盘踞蜀中,他有称帝的想法,因此在这个战略要地修筑了白帝城以阻挡入川的道路,此城池异常坚固,易守难攻,可不是豆腐工程那么简单。
假如先前的关羽逃到麦城,而麦城有白帝城这样的坚固耐守,也不至于命丧他乡了。
2.地理位置险要。反观白帝城,它处于高山之上,而且三面环水,一面通往陆地,连接蜀汉后方,因此孙权要攻下白帝城,要么爬山去仰攻城墙,要么坐船去靠近爬城。
从东吴到白帝城是逆流,本来江水就急,还要去攻城,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爬山攻城同样难以实现,大型的攻城器材无法上山,而且道路崎岖,或者根本就没有路,因此兵少了,完全攻不上去,多了,兵力又开战不开。这就成了一个死结。
3.刘备兵力雄厚。刘备虽然在马鞍山惨败,并不意味全军覆没,而是有很多兵马幸存下来,追随刘备来到白帝城。这些剩余的兵马放出去和孙权对阵可能不行,但是但是守城还是绰绰有余。
在刘备失败之后,驻守江州的赵云早已闻风而去保卫白帝城,成都附近也迅速的调来了生力军,固守永安的兵马达两万之多,因此总体来说,白帝城兵力并不单薄。
依靠坚固易守难攻的白帝城,外加两万兵马,东吴想攻克永安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事情。
第二,江东兵马攻城能力堪忧。
1. 攻城手段有限。那个时代的攻城能力都不太行,关键原因在于缺乏攻城利器,如早先的石炮,以及同等意义的抛石车,后来出现了火炮之后,单纯通过固守城池来阻击敌人已经不行了。
在技术不够发达的三国时代,攻城只能由四个方式实现:要么对方弃城而逃;要么困守饿死对方;要么有内奸出卖打开城池;要么攀城而上从而击溃对方。
纵观三国时代,前者较多,其次就是中间两种,最后攀城而上攻下城池的非常少见。
可是对于有刘备作为皇帝固守的永安来说,要想实现前三种完全没有可能,而后一种难度非常大,几乎难以实现。
2. 东吴攻城能力不足。三国时期,固守城池还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面对东吴这样的对手,只要军心不乱,自己不先投降,以东吴的攻城能力来看,很难成功。
在这里有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一个就是合肥攻防战。从孙权时代一直打到后来孙皓时代,跨越大半个世纪,一个小小的合肥城居然耸立在东吴的旁边,耗费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可是就是难以跨越。
另外一个就是永安攻防战。在蜀汉灭亡之后,东吴先后派步协,陆抗率兵来捡便宜,并帅众三万攻打罗宪固守的永安,而此时的罗宪兵力不足两千,结果历时半年也无法攻下,最后在西晋军的救援下狼狈退回。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即使给予东吴优势兵力,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面对永安这样的坚城一样是无可奈何。
3. 人心齐,城不可破。吕蒙偷袭荆州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关键人物糜芳和士仁的背叛,正是他们的背刺,才导致关羽一败涂地。
相对于永安来说,此地有刘备亲自坐镇,同时又有赵云的协助,前后增加了多大两万兵马固守,从而人心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不会出现有人背叛的情景,反而同仇敌忾,共同应对东吴的威胁。
可见,东吴军队的攻城能力确实非常堪忧。
第三,曹魏在背后有更大的动作。
公元222年8月,刘备败退白帝城之后,东吴方面一部分人主张乘胜追击以图消灭刘备,从而占领益州。
可是正当他们在商讨这个事情的时候,曹魏那边传来了消息,那就是曹丕准备亲征,征讨孙权,时间是9月。距离刘备驻守白帝城已经一个月了,对于孙权来说,已失去了战机。
曹丕统帅三路大军伐吴:以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率军出洞口;大将军曹仁率军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率军兵围南郡。
此次出兵人数不清,但是经过推测,至少在十万以上,而且出兵的三个地方均直指东吴的要害地方。
此时的东吴,一方面要防止刘备有可能的反扑,不得不留守重兵驻守南郡,同时也不得不分出重兵来应对即将来到的曹丕大军。
战争从单线,变成了两线作战,这个对于孙权来说非常不利。
如果曹丕攻破了长江防线,东吴将面临着灭亡的危险,在这个关键时刻,孙权果断的同意了陆逊等人的建议,立即撤兵,放弃继续逼迫刘备,反而释放出求和的态势,以应对即将来到的危机。
第四,结论。
由此可见,不是孙权不想拿下白帝城,活捉刘备,而是实力和时机不对,两害相权的角度来看,只能留下刘备,以化解更大的危害曹魏方面的威胁。
大家见过打了败仗向对方求和的例子,但是这一次就有点奇葩了,在夷陵之战中明明是孙吴赢了,不过他居然率先向刘备求和。难道是孙权心胸宽广吗?
在夷陵之战中孙权大败刘备,蜀汉损失惨重,刘备身心俱遭受严重打击,益州内部形势不稳。如果孙权趁得胜之势猛攻益州,很有可能孙权就会得到益州。但是关键时刻他却主动求和了。当然完全是形势所迫,使他不得不赶紧收手,这一点刘备看得非常清楚,身在白帝城的刘备曾给陆逊写过一封信,说是的曹丕正准备进攻孙吴,而这绝不是刘备编造的虚假情报。
在夷陵之战后,孙权立即向曹丕上表报告此战经过,曹丕接到报告后,马上派特使前往慰问,并且带来了赠送给孙权的各种奖赏。不过光表示忠心还是不行的,曹丕要求孙权把自己的儿子送过来作人质。孙权当然不愿意,所以就一直拖着。
最终,曹丕对孙权失去了信心,大臣们也是细数孙权的罪状。曹丕要求孙权盟誓、送质子,孙权不断推迟,于是曹丕大怒,立即挥兵讨伐。曹魏黄初三年(222年)9月,也就是夷陵之战刚结束一个月,曹丕就调集三路大军向孙吴发起了进攻。孙权以极为谦卑的口气向曹丕上书,要求给他个机会以“求自改厉”。
这就是所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吧,孙权正是想到了曹丕会攻打吴国,所以才没有全力进攻益州。在求和成功后,孙权竭力地迎战曹丕,击败了来犯的曹军,保住了吴国。
如何评价刘备、宋江、唐僧?他们是真君子还是真小人?
刘备两面三刀,伪君子,虚猾之辈,得了江山不长久。穼江三面两刀,义气君子,搂罗人心,无大业之徒,天生投降派。唐僧佛心之人,天性善良之辈,肉眼凡胎。菩萨之后,善人成仙。人间楷模!
三个人都有共性:有勇有谋。刘备和唐僧更是坚韧不拔,百折不饶!刘备是礼贤下士,知人识人,屡败屡战,百折不饶!宋江,非小说里的宋江。有勇有谋,有情有义,为了兄弟生命能屈能伸,只身去宋营谈判。唐僧为了取得真经,几次三番冒着生命危险,偷越国境,前往西域,终得真经!三人之中,就是宋江稍差点。
刘备
不要用道德标准去评判历史人物,尤其是一个政治家。
刘备确实在徐州,荆州,益州等扩充地盘的过程中,未免不仁。
但是,这个大半生都在逃亡,且立志匡扶汉室的雄主,没有地盘又何以立足呢?
宋江
“及时雨”“孝义黑三郎”
宋押司经常利用职务之便,遮掩帮扶江湖义士。
仗义疏财,水浒中的主角,大多受过宋江的资助。
怒杀阎婆惜,也是为了保护兄弟。
不贪财,不爱色,有英雄气,我觉得宋江是真君子。
唐僧
去看原著,取经队伍拉起来之前,唐僧就是一贱人。
对猴子呼来喝去,张口就骂,无半点爱徒之心。
猴子闯祸了,他急吼吼要撇清干系。
偏袒八戒,看见美女就叫菩萨,落难就想着猴子来救他。
真假美猴王之后,佛主许了猴子当佛的承诺。
取经后期,基本就是悟空说了算了,长老完全是嘲讽妖精用的。
综上:唐僧是一个贱贱的好人。
夷陵之战中,如果张飞没有被害,刘备会赢吗?
谈到这个问题不妨我们从彝陵之战失败原因上做分析,
一、是夷陵之战同蜀汉的政治主张和战略规划不适应;都知道蜀汉的政治口号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战略规划上是“隆中对”跨有荆益,联吴攻魏,始终是将魏国作为头号目标;
二、蜀汉集团意见不一;关羽兵败荆州全失后,蜀汉出现了三种声音,一是执意伐吴,夺回荆州,以刘备、张飞和大部分荆州籍官员为主,目的在于保持战前的势力范围;第二种是坚持和平发展,以谯周等益州本土为主,坚持保境安民;第三种是坚决反对,以诸葛亮,赵云为主,主张先公后私,先伐魏后攻吴;这也为兵败埋下了伏笔。
三、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伐吴期间马超、黄忠相继去世、张飞遇害、魏延镇汉中,诸葛亮留守,赵云督粮草,只能自己带上新生代将领伐吴,这些对大兵团作战经验比较欠缺,
四、战术也出现失误;综合资料看,刘备率5-8万兵力顺流而下,吴军后撤至彝陵,秭归,将五六百里的丘陵都丢给了蜀军加大了后勤负担压力和兵力分散拒守两个劣势,没有采取水陆并进,而是舍船上岸,放弃了自己优势,长时间没有进展,加之时日长久导致士气低落给了陆逊击破的机会,
所以综合来看,张飞在只能在减少损失和战术上有一定的效果,战略上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手下没有能够独挡一面的铁杆嫡系将领。当时,有能力独挡一面的关羽、张飞、黄忠都先后去世,活着的魏延需要镇守汉中,赵云必须留守成都,马超病重,而且也不敢委以重任,在这种背景下,刘备在东征孙权时,就只能由他自己亲自率军作前锋。
去过宜昌的人应该知道,从秭归到夷陵这一段,都是狭窄的山谷地段,走水路必须要越过狭窄湍急的西陵峡,走陆路满是高山险隘,刘备的几万大军根本无法合拢在一处,只能延绵几十里。这时如果前面的军队发生大溃败,后面的部队不仅无法救援,还会面临大规模的踩踏事件。
当时的刘备有两个选择,一是率领大军走水路顺江而下,直捣江陵城,这种战法杀伤力非常大,因为从秭归到江陵,那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可谓是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刘备的大军如果这样冲下来,孙权的军队肯定是挡不住的。
事实上,孙权刚开始一听刘备东征,那是吓得六神无主,原因就是孙权以为刘备会不顾一切的顺流而下,直逼江陵,如果刘备这样玩。那孙权肯定会叫苦不迭的。因为,这样一玩,无论谁胜谁负,孙权都会输得精光。
但问题是,这种战法是典型的孤注一掷,因为大军顺江冲下来容易,但想返回去,那就是逆流而上,其难度之大,那是惊人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刘备此时有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嫡系将领,比如张飞还活着的话,他就很有可能采用这种激进的方案,让张飞当先锋,率领大军顺流直下,急攻江陵,自己则坐镇秭归,调度保证大军后援,同时让马良等人返回荆州,招抚地头蛇们,如果荆州的地头蛇不想让自己成为炮灰,那么只有再次迅速依附刘备,从而让孙权的军队失去依靠。
刘备在最开始东征时,可能就是这样计划的。因为当时张飞就是刘备所选的先锋,只可惜大军还未出征,张飞就被杀害,这样刘备只能自己亲自来当先锋。但这样一来,刘备就不得不万事小心,自然不敢在选择这种激进方案,从而让陆逊有机会在夷陵一带狙击。
而且,因为刘备不敢急攻江陵,也使得马良在荆州的活动一直不能取得重大的突破,一切是显然的,刘备自己都不敢拼命,荆州地区的豪门大族又凭什么玩命去支持刘备,所以马良在荆州活动了一圈,却没有任何重量级的地头蛇支持他。
在这种背景下,刘备只能选择第二种方案,就是引诱陆逊主动到秭归地区决战,但问题是,陆逊任凭刘备如何挑衅,他就是一副忍者神龟的模样,而且这一耗,就是整整八个多月过去。
其实,战争到了这一步,刘备只剩下撤军一条路。但问题是,刘备显然不甘心这样做,所以他决定用自己当诱饵,结果当时就被陆逊一顿狠揍。更关键是,这支前锋部队是刘备亲自率领的,结果被敌人打得溃败,后面的部队就更不用说了,只能跟着四处逃散。
战争,一旦战略出现失误,绝非一将一军所能挽回败局的。夷陵之战,即在战略上先处于不利地位,又在战术和排兵布阵上出现失误,战线太长,兵力分散,期限过长,兵士疲倦。蔫有不败之理,即是张飞在即,亦不可挽回。